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第1章 拉lā,“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

第1章 第1章 拉lā,“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1 / 2)

拉lā,摧折,扳断。《史记·郑世家》:“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

《史记·郑世家》中“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一句,记载了春秋时期一桩震动列国的政治谋杀案,深刻揭示了权力与伦理的激烈冲突。

一、原文与语境

此事件在《史记》中两处关键记载:

1. 《史记·郑世家》:

“(郑)子亹初立,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子亹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亹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斗,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亹无行。子亹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于是子亹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亹。高渠弥亡归。初,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今又杀子亹,而高渠弥亡归。”

1. 《史记·齐太公世家》详述:

“(鲁桓公)夫人襄公女弟也,自僖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

二、注释与翻译

1. 关键注释:

· 襄公:齐襄公诸儿,齐国君主。

· 彭生:齐国力士。

· 醉拉杀:“醉”为使动用法,灌醉;“拉杀”指折断肋骨或脊柱的杀人方式。

· 鲁桓公:鲁国国君,娶齐襄公妹妹文姜为夫人。

2. 翻译:

齐襄公设宴灌醉鲁桓公,命令力士彭生在搀扶他上车时,用力折断其肋骨致死。

三、创作背景

1. 时空坐标:公元前694年,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开端。

2. 乱伦背景:齐襄公与胞妹文姜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文姜出嫁后,鲁桓公携其访齐,兄妹私通事发。

3. 政治格局:齐国为大国,鲁国为礼仪之邦。此事发生在两国外交场合,性质极其恶劣。

四、多重意义分析

1. 政治意义:标志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开端,国际信任遭严重破坏。

2. 史学意义:司马迁以此事揭示权力腐败的必然结果,为后世君主敲响警钟。

3. 伦理意义:展现宗法伦理与个人私欲的尖锐冲突,成为儒家反复引用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