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bā,一种香草。屈原《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我们来一起深入解读屈原《九歌·礼魂》中这短短两句诗所蕴含的宏大而深邃的意境。
《九歌·礼魂》虽然是《九歌》的终章,但其地位与意义,恰如一部宏大交响乐的终曲,将仪式的氛围推向高潮,并引向永恒。它祭祀的不再是某一具体神只,而是所有参与仪式的天地神灵与人之精魂。
原文、注释与翻译
首先,让我们从文本本身出发,理解其字面含义。
《九歌·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精要注释】
· 成礼:指整个祭祀典礼的完成。
· 会鼓:“会”指交汇、合奏。众鼓齐鸣,交织成一片急促而热烈的鼓点,是仪式高潮的音响标志。
· 传芭:“芭”同“葩”,指鲜嫩的花朵。参与仪式的人们传递着手中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祝福的流转。
· 代舞:“代”指更替、轮换。舞者轮流起舞,动作与人员相互交替,形成一种连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动态画面。
· 姱女:美貌的歌者。
· 倡:同“唱”,歌唱。
· 容与:形容歌者神情从容安详,仪态优雅。
· 春兰兮秋菊:以春天芬芳的兰花与秋天高洁的菊花,代指四季更迭中不同的美好事物。
· 长无绝兮终古:永远不绝,直至永恒。这是整场祭祀最终的祈愿与核心精神的升华。
【白话翻译】
祭祀的典礼已成,鼓声交汇齐鸣。
人们传递着鲜花,更替起舞,络绎不绝。
美丽的歌者声声唱诵,仪态从容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