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ào,深奥,含蓄。《宋史·蔡元定传》:“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
《宋史·蔡元定传》中记载的“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描绘了南宋大儒朱熹与蔡元定亦师亦友、惺惺相惜的动人故事。这句简短的话语背后,是一段关于学术传承、思想碰撞与真挚友谊的千古佳话。
故事原文与背景
据《宋史·蔡元定传》记载,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当他听说同乡朱熹在学术上享有盛名时,便前往拜访求教。
【原文】
闻朱熹名,往师之。熹叩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 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
词句详解
· 遂:于是,就。
· 与:和(他),指朱熹与蔡元定。
· 对榻:榻是古代一种狭长而低的坐卧用具。指两人床榻相对,形容亲密无间、朝夕相处。
· 讲论:讲解讨论。
· 诸经奥义:诸,众多;经,儒家经典;奥义,深奥的含义。
· 每至夜分:每,常常;至,到;夜分,夜半。
【现代翻译】
(朱熹)于是和(蔡元定)对着床榻,讲解讨论各种儒家经典的深奥义理,常常到半夜。
人物与着作介绍
1. 蔡元定:朱门领袖与多学科的巨擘
蔡元定(1135-1198),南宋着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他天赋极高,八岁能作诗,十岁便能日记数千言。其父蔡发曾授以二程《语录》、邵雍《经世》、张载《正蒙》,并告诉他:此孔孟正脉也。他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学问。尽管朱熹视其为老友,他仍坚持执弟子礼。
蔡元定学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尤其精擅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朱熹曾赞叹: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庆元党禁中,他被诬为朱熹左右羽翼,贬谪湖南道州,最终病逝贬所。
2. 朱熹与蔡元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