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章 敖ào,“敖慢不逊”

第5章 第1章 敖ào,“敖慢不逊”(1 / 2)

敖ào,通“傲”。傲慢。《汉书·萧望之传》:“敖慢不逊。”

我们一起来解读《汉书·萧望之传》中的“敖慢不逊”这个典故。

这是一个与个人品行和命运紧密相关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教训。

一、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

后(郑)朋行倾邪,望之绝不与通。朋与大司农史李官俱待诏,堪独白宫为黄门郎。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许、史,推所言许、史事曰:“皆周堪、刘更生教我,我关东人,何以知此?”于是侍中许章白见朋。朋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中书令在旁,知我言状。”望之闻之,以问弘恭、石显。是时,显、恭等见望之屏居,但未白罢,得不坐。朋骄蹇,敖慢不逊,皆劾免之。

【注释】

1. 敖慢不逊: 核心词组。敖,通“傲”,傲慢;慢,怠慢,轻忽;不逊,不谦逊,无礼。四字连用,极言其态度狂妄自大。

2. 郑朋: 一个心术不正、投机钻营的士人。

3. 周堪、刘更生(刘向): 萧望之的政治盟友,都是当时的儒臣领袖。

4. 弘恭、石显: 汉元帝时期的宦官头目,掌权中书,是萧望之等人的政敌。

5. 屏居: 退居家中。此处指萧望之因先前被构陷而暂时免官在家。

6. 但: 只是,只不过。

7. 坐: 获罪。

8. 骄蹇: 傲慢不顺从。蹇,原意指跛脚,引申为不顺。

9. 劾: 弹劾。

【翻译】

后来,郑朋行为奸邪,萧望之就与他断绝了来往。郑朋和大司农史李官都是“待诏”的身份,而只有周堪推荐李官当了黄门郎。郑朋是楚地人,因此心怀怨恨,转而投靠外戚许、史两家,并推翻自己之前说过的话,说:“那些关于许、史两家的事,都是周堪、刘更生教我说的。我是关东人,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于是侍中许章禀告皇帝后接见了郑朋。郑朋出来后扬言说:“我被召见了,说了前将军萧望之的五条小过错,一条大罪。中书令石显当时在旁边,知道我说的情况。”萧望之听说后,就去询问石显和弘恭。此时,石显、弘恭等人见萧望之正退居在家,只是还没禀报皇帝将他罢免,所以(萧望之)暂时没有因此事获罪。(而郑朋这个人)傲慢不顺,狂妄无礼,(石显、弘恭)于是将他和李官一起弹劾免官了。

二、 人物介绍

1. 萧望之(?-公元前47年):

· 身份: 西汉宣帝、元帝时期的重臣,着名的儒家学者,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的老师。

· 政治立场: 他是士大夫集团(儒臣)的领袖,主张重用儒生,削弱宦官和外戚的权力。

· 命运: 最终在与宦官弘恭、石显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构陷而被迫自杀,成为西汉政治史上的一桩着名悲剧。

2. 郑朋:

· 身份: 一个追逐名利、毫无操守的投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