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áo,通“熬”。煎熬。《荀子·富国》:“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我们来深入解读《荀子·富国》中的这句名言:“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这句与上一节“百姓讙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描绘的景象更为宏大和惨烈。
一、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荀子·富国篇》):
墨子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天下之公患,乱伤之也。胡不尝试相与求乱之者谁也?我意墨子之非乐也,则使天下乱;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非将堕之也,说不免焉。
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蹙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若是则瘠,瘠则不足欲,不足欲则赏不行。
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少人徒,省官职,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
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贤者不可得而进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则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墨子虽为之衣褐带索,嚽菽饮水,恶能足之乎?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
【注释】
1. 天下: 指天下之人,全社会。
2. 敖然: 通“嗷然”,形容众人因愁苦而发出的哀号声。与“百姓讙敖”中的“敖”同义。
3. 若烧若焦: 像被大火烧过一样,像万物被烤焦一样。这是一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幅民生凋敝、社会崩溃的惨状。
4. 瘠: 贫瘠,这里指生活清苦,欲望寡淡。
5. 不足欲: 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荀子认为适当的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6. 赏不行: 不能实行奖赏。因为大家都过一样清苦的生活,赏赐没有吸引力。
7. 不威: 没有威严。
8. 罚不行: 不能有效地实行惩罚。
9. 能不能: 有才能的人和没有才能的人。
10. 失宜: 失去其应有的秩序和安排。
11. 嚽菽饮水: 吃豆类,喝清水。形容生活极其简朴。嚽,通“啜”,吃。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