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3章 第13章 暗àn,“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

第3章 第13章 暗àn,“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1 / 2)

暗àn,不明显的,不公开的。陆游《入蜀记》卷六:“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

陆游《入蜀记》中关于龙门的这段记载,虽只寥寥数语,却生动勾勒出三峡险峻的自然景观,并深深浸染着作者的人生感悟。

《入蜀记》卷六 原文节选

“二十四日……过龙门。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虽无瘿瘿(yg)木,然山树葱蒨(qiàn),与江南无异。……大抵自荆门、虎牙而上,山形渐高,地势渐狭,水势亦渐涨,真可为蜀江之险。”

原文与注释翻译

1. 逐句翻译与现代文解读

原文 白话翻译与解读

二十四日 (十月)二十四日

过龙门 行船经过龙门。此处的龙门并非黄河龙门,而是指今天湖北宜昌市的龙门塘,位于西陵峡内,是古代入蜀航道上的险要地段之一。

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 龙门这一段的水流特别汹涌急促,水下布满众多暗礁。这是对龙门地理环境最核心的描述,写其水流动态,写其水下杀机。

虽无瘿瘿木,然山树葱蒨,与江南无异 虽然看不到因特殊地形长出的瘿瘤树(一种病态美的树木),但山上的树木青翠茂盛,和江南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同。

大抵自荆门、虎牙而上……真可为蜀江之险 大体上从荆门山、虎牙滩(宜昌附近长江两岸对峙的山峰)往上,山形逐渐高耸,江面逐渐狭窄,水势也越来越大,真可以称得上是蜀地江流的险要之处了。

2. 核心词汇注释

· 龙门:位于西陵峡段,具体位置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此地两岸山崖对峙,形如门户,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是三峡着名险滩之一。

· 湍急:水流迅猛而急促。

· 暗石:潜伏在水面以下的礁石。这是航道上的主要危险,船只触之即毁。

· 瘿瘿木:树木因病虫害等原因,在树干上形成的瘤状物。有些纹理奇特,常被用作观赏或制作器具。

· 葱蒨:草木青翠而茂盛的样子。

· 荆门、虎牙:长江出三峡后两岸对峙的两座山,位于今湖北宜昌市,古人视之为楚地与蜀地的分界点,地势险要。

创作背景与作者

1. 《入蜀记》的创作背景

· 时间与目的: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陆游被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于体弱多病,他选择从家乡绍兴出发,经运河、长江,水路入蜀赴任。此行历时160天,行程数千里。

· 游记体例:《入蜀记》是陆游此行写下的日记体游记,共六卷。它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宋代地理、水文、民俗的珍贵史料。

· 个人心境:写《入蜀记》时,陆游45岁。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排挤,此次被任命到偏远的蜀地,内心充满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对前途的忧虑。这种心境影响了他对沿途景物的观察与描写。

2.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九千余首,其作品以充满爱国热情和现实主义精神着称。而《入蜀记》则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敏锐观察者和散文家的才华。

地理环境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