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11章 爱ài,“吴广素爱人”

第2章 第11章 爱ài,“吴广素爱人”(2 / 2)

策略运用: 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巧妙地采用“苦肉计”激化矛盾,为起义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爆发点。

三、 现实意义

“吴广素爱人”这句话,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

1. 领导力的核心是“仁德”: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其权威不仅来自于职位,更来自于人格魅力与对下属的关怀。真心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拥戴与追随。这在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中尤为重要。

2. 民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秦朝的暴虐失去了民心,而吴广的“爱人”为他赢得了支持。这提醒任何组织或政权,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3. 个人品德是成事的基础: 吴广若非平日积攒了良好的人品,在关键时刻就无法一呼百应。这说明,个人的日常修养是成就大事的隐形资本。

4. 策略的重要性: 起义需要导火索。吴广没有盲目行动,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策略,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激发了所有戍卒的同仇敌忾之心,展现了其智慧和谋略。

四、 《史记》介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性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 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结构: 全书由十二本纪(帝王)、三十世家(诸侯贵族)、七十列传(重要人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典章制度)组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历史地位与价值:

“二十四史”之首: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为后世史书所沿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的评价精准概括了其无与伦比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它不仅是信史,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物刻画生动,语言精炼有力。

思想深刻: 司马迁在记述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对天道、人生、社会命运的深刻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

五、 司马迁介绍及《史记》的由来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6年)

出身: 出身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为西汉太史令。

志向: 自幼受父亲熏陶,博览群书,二十岁起游历天下,考察古迹,搜集史料,立下了继承父志、着述历史的宏愿。

人生转折——李陵之祸: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出征匈奴,兵败投降。朝廷上下皆斥李陵叛国,唯独司马迁为其辩护,认为他是力战至此,或许另有所图。此举触怒汉武帝,司马迁被判处死刑。

《史记》的由来与“发愤着书”:

为了完成未竟的史书,司马迁选择了以宫刑(腐刑)替代死刑。这场巨大的灾难给了他毁灭性的打击,也让他对人生、历史和社会有了更深刻、更痛苦的认识。他忍辱负重,将所有的屈辱、悲愤和理想都倾注于笔端,最终完成了这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巨着。

正是这种个人命运与历史责任的剧烈碰撞,使得《史记》超越了单纯的史料汇编,充满了澎湃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在《陈涉世家》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底层英雄的同情与赞美,这与他自身反抗命运、追求不朽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史记》是一座宝库,值得您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