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10章 艾ài,“然则于乡里先耆艾”

第2章 第10章 艾ài,“然则于乡里先耆艾”(1 / 2)

艾ài,老,老年人。《汉书·武帝纪》“然则于乡里先耆(qi)艾,奉高年,古之道也。”(耆:年老。耆艾:老年人。)

这句话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着的《汉书·武帝纪》,体现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尊老敬老传统。

一、原文与上下文

这句话出自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夏四月的一道 【赐爵诏】 中。皇帝通过赐予民爵来表达对百姓的恩泽,并在诏书中阐明了他为何要这样做。

原文节选(诏书部分):

“朕闻咎繇对禹,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盖君者心也,民犹支体,支体伤则心憯怛。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弑,此朕之不德。《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已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愍焉。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有冤失职,使者以闻。县乡即赐,毋赘聚。’”

“翌日,有司请民赐爵。诏曰:‘……然则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哀夫!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其赐天下民当父后者爵一级……’”

二、注释

有司:泛指官吏。

耆艾:

耆:古称六十岁为“耆”。

艾:古称五十岁为“艾”。此处“耆艾”连用,泛指德高望重的老年人。

奉高年:尊奉、孝敬年长者。

古之道也: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传统。

受鬻法:汉代的一种养老法令。“鬻”同“粥”,“受鬻法”即官府向高龄老人提供粥饭等食物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