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9章 霭ǎi,“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第2章 第9章 霭ǎi,“霭霭停云,蒙蒙时雨”(2 / 2)

唯有新酒相伴,东窗独饮消愁。

心中思念故人,舟车难通相见。

其三

东园树木繁茂,枝条新花绽放。

争现新鲜美好,欲引我心动荡。

古人早有箴言:日月永不停歇。

何时才能聚首,畅谈平生理想?

其四

轻盈飞鸟翩翩,栖我庭院枝头。

收翅安然休憩,鸣声相和悦耳。

非无他人相伴,唯独思念君深。

夙愿终究难遂,空留遗憾无穷!

三、创作背景与意义

1. 创作时间

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时年四十,已归隐田园四年。当时桓玄篡位失败,刘裕起兵讨伐,时局动荡,道路阻塞。

2. 深层意蕴

象征时局:“八表同昏”既写自然阴雨,亦暗喻东晋末年的政治黑暗与社会动荡

精神坚守:在浑浊世道中通过“静寄东轩”保持人格独立

情感张力:新酒初花与孤独心境的对比,凸显对纯真友情的渴望

3. 文学史地位

复兴四言:在五言兴起的时代重振四言诗生命力

开创田园诗境:将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完美融合

建立抒情范式:开创“序文+组诗”的田园抒情模式

四、作者生平

陶渊明(365-427)

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仕隐历程:

29岁初仕,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职

41岁任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隐

创作特征:

主题:田园生活、固穷守志、人生哲理

风格:平淡自然中见深邃,苏轼评“似癯实腴”

代表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

五、独特价值

1. 意象系统创新

“停云”意象被后世赋予多重内涵:

南宋辛弃疾取“停云”名其居所,作《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致敬

成为中国文化中“静穆守望”的精神符号

2. 结构艺术精妙

四章层层递进:

第一章:现状描写 → 第二章:心境深化 → 第三章:时间焦虑 → 第四章:永恒遗憾

3. 生命哲思

在有限的田园空间中,通过思念展开无限的精神漫游,实现“小园容大千”的境界升华。

这首《停云》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依然动人,在于它将特定时代的困境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存体验——在隔绝中渴望联结,在动荡中坚守宁静,用最质朴的语言触动了每个时代读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