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5章 【硙(ái)硙】“裖陈硙硙”

第2章 第5章 【硙(ái)硙】“裖陈硙硙”(1 / 2)

硙(ái)硙:高峻的样子。宋玉《高唐赋》:“盘岸漓岏( wán),裖(zhěn)陈硙硙。”

宋玉的《高唐赋》以其瑰丽的辞采和深刻的寓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赋中“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等句,展现了巫山险峻壮美的自然景观。介绍其创作背景、故事内涵及作者宋玉的生平。

《高唐赋》名句解析与全文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中意象的先河,更通过巫山神女与楚王的邂逅故事,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与政治寓意完美融合,成为楚辞向汉赋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选文原文及注释

以下是包含“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的《高唐赋》选段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片段 注释 现代翻译

盘岸漓岏,裖陈硙硙。 漓岏( wán):山势高耸尖锐的样子。 裖(zhěn):重叠堆积的样子。 硙硙(ái ái):高峻的样子。 盘绕的岸边群山高耸尖锐,重重叠叠,巍峨高峻。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 心瘁:内心忧伤、憔悴。 登上高处远望,使人心生忧伤憔悴。

磐石险峻,倾崎崖隤。 倾崎:倾斜。 崖隤:山崖崩塌。 山石险峻,倾斜如同要崩塌的悬崖。

岩岖参差,纵横相追。 岩岖:岩石崎岖不平。 纵横相追:形容岩石交错杂乱。 岩石崎岖不平,参差不齐,纵横交错,相互交错。

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肃:肃穆、庄严。 千千:通“芊芊”,青翠的样子。 仰视山顶,肃穆而青翠葱茏。

全文概览与创作背景

《高唐赋》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文选》。此赋在序中通过对话写了楚顷襄王之前的某位楚王(“先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全文主要内容:正文分六段,第一段写雨后新晴而百川汇集时水势奔腾澎湃之状;第二段写山中草木繁茂兴旺,风吹枝条发出悲鸣声宛如音乐,打动了各种人的心弦;第三段写登山远望,所见山势高峻险恶,岩石崎岖参差;第四段写登上高唐观之侧可见迥然不同的景象:芳草丛生,众鸟和鸣;第五段写楚王奏乐畋猎的盛况;最后一段鼓励襄王往会神女,希望通过与神女交欢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

创作背景:根据赋序,此篇是宋玉陪楚顷襄王游览云梦台时,应襄王要求而作。当时襄王望见高唐观上云气缭绕,宋玉便讲述了先王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故事,并应命作赋以描绘高唐景观。

作品中的故事与意义

神女故事的文学原型

《高唐赋》序言中讲述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故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何气,玉答曰“朝云”。并讲述了一段往事:从前先王(楚怀王)游高唐,白天小憩时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于是宠幸了她。临别时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第二天早晨,先王果然看到巫山南麓有云气缭绕,便为神女立庙,号曰“朝云”。

文学意义与影响

1. 开创“云雨”意象:《高唐赋》最深远的影响是创造了“云雨”这一中国文学中表达男女之欢的经典隐喻。这一意象被后世文学广泛采用,成为含蓄表达性爱主题的流行隐喻。

2. 奠定神女文学传统:巫山神女形象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型,她既代表着神圣与世俗的交融,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中的女性描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化意义:宋代洪迈在《容斋三笔》中评价《高唐》、《神女》二赋“发乎情,止乎礼义,真得诗人风化之本”。虽然故事表面涉及男女之情,但神女在《神女赋》中对襄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体现了礼义的约束。

4. 政治隐喻与讽谏功能:赋的结尾部分明确写道:“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这表明往会神女的目的不仅是个人欢愉,更是希望通过这种神圣的结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的目的。

5. 楚辞向汉赋的过渡:《高唐赋》在文体上呈现出从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特点。全赋辞采瑰丽,铺陈排比,刻意形容,句法多变化,行文气势贯通,通过夸张描写给人一种壮美感。

宋玉生平事迹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号鹿溪子,战国末期楚国鄢(今湖北宜城市)人。

出身与师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仕途经历:宋玉出身寒微,曾因友人推荐入仕楚顷襄王,担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但他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始终未能施展政治抱负。

文学成就:宋玉的成就虽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品: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虽真伪相杂,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历史地位: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其作品中创造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典故,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词汇。

总结

《高唐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辞赋的代表作,不仅以其瑰丽的辞采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国时期辞赋的艺术成就,更通过巫山神女这一意象的创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既是对楚国山川的自然描写,也是对楚国神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政治讽谕和道德教化方面也有着重要价值。

宋玉通过《高唐赋》及相关的《神女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神圣又充满人情味的神女形象,为中国文学树立了一个永恒的女性原型,其“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变幻之美,成为后世文人不断追忆和书写的文学母题。

接下来,我将为您提供宋玉《高唐赋》的全文。该赋以瑰丽的语言描绘了巫山高唐的壮丽景色,并记述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浪漫传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以下是《高唐赋》的全文内容,由于篇幅较长,将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呈现:

《高唐赋》· (战国) 宋玉

【序言】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正文】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坻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裔。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

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鳣鲔,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牾,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