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又一次穿越时空……
睁眼一看,日头正毒,晒得他后脖颈子发烫,旁边还堆着半拉没凿完的木头,闻着一股子松香味。
\"你这后生,打哪儿滚来的?\"
抬头瞧见个黑黢黢的汉子,穿件灰麻布褂子,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结实的肌肉。
他手里攥着把斧子,斧刃亮得晃眼,脚边还趴着条大黄狗,正伸舌头盯着青林脚上的运动鞋——这是他刚买的限量款,鞋帮上还印着卡通熊。
这是青林第N次穿越。
前N次净在皇宫里打转,这次可倒好,连个瓦片都没瞧见,四周全是树和土坯房,远处还有几个光着膀子拉大锯的,木头\"吱呀\"响得跟唱歌似的。
\"我...我叫青林。\"他一骨碌爬起来,拍掉裤子上的沙,\"大爷,这是哪儿啊?\"
汉子眯眼瞅他的鞋:\"瞅你穿的怪东西,怕不是外乡人?这儿是鲁国的工坊,我叫公输班。\"
青林脑子\"嗡\"一下。
公输班?这不就是鲁班吗?
课本里那个发明锯子的大神!他赶紧凑过去,看见汉子脚边堆着些奇形怪状的木件,方的圆的都有,上面还凿着密密麻麻的小豁口。
\"您就是...那个会做木头鸟的公输班?\"青林记得课本上说他做的鸟能飞三天。
鲁班\"嗤\"一声笑了,露出两排白牙:\"那都是瞎传,木头鸟哪能飞三天?
最多一炷香就掉下来。\"他踢了踢脚边的木件,\"我正琢磨这房梁呢,老法子总往下塌。\"
远处传来喊叫声,几个工匠抬着根粗木柱往土坯墙上撞,\"哐当\"一声,刚砌好的墙皮掉下来一大块,柱子歪歪扭扭的,看着随时能砸到人。
\"又塌了!\"一个戴草帽的工匠蹲地上哭,\"这都第三次了,东家要扣工钱的!\"
鲁班皱着眉走过去,围着柱子转了两圈,用斧子敲了敲柱脚:\"地基没打平,柱子是歪的,不塌才怪。\"他蹲下来,用手指在柱头上划着道道,\"光靠柱子顶不行,得有东西把力分摊开。\"
青林突然想起博物馆里见过的斗拱,那些层层叠叠的木件,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可他张了张嘴,压根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说这是几千年后才有的东西吧?
蹲在地上画圈圈
接下来几天,青林就赖在工坊不走了。他帮着递递斧子、刨刨木头,换口饭吃。鲁班也不赶他,大概觉得这后生虽然穿得怪,干活倒还实在。
这天晌午,日头正烈,工匠们都躲在树荫下歇着,鲁班却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上画来画去。地上堆着十几个小木块,有方块有长条,他把木块往一起拼,拼好又拆散,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班爷,歇会儿吧。\"青林递过去个粗瓷碗,里面是凉井水,\"这太阳都快把人烤化了。\"
鲁班没接碗,指着地上的木块:\"你看,柱子往上顶,梁要往两边推,这力总拧着劲,怎么才能让它们顺顺当当的?\"
青林瞅着那些木块,突然想起小时候玩的积木,把小方块垫在底下,上面再摞长条,稳当得很。他捡起个方木块,往梁木底下一塞:\"这么着行不行?\"
鲁班眼睛一亮,赶紧照着摆。方木块垫在柱顶和横梁中间,果然稳了点,可他一推梁木,方木块\"咕噜\"滚了。
\"不行,太滑。\"鲁班叹气,拿起凿子在木块上凿了个凹槽,又在梁木上凿了个凸起,\"这么着卡上试试?\"
这次再推,木块没滚,可\"咔嚓\"一声,凹槽裂了。
\"还是不行。\"鲁班把断木扔一边,额头上的汗珠子掉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力太集中,木头受不住。\"
青林蹲在旁边看,发现他每次都想一次把力接住,可就像用手接飞过来的石头,不疼才怪。他突然想起奶奶蒸馒头时用的笼屉,一层摞一层,热气能慢慢往上走。
\"要不...多垫几层?\"他捡起几个小木块,一层搭在另一层上,故意错开点,\"就像...就像搭台阶,让力一步一步传下去。\"
鲁班盯着那几层木块,突然一拍大腿:\"对啊!我咋没想到!\"他赶紧动手,在第一层木块上凿两个小豁口,再拿个小长条卡进去,上面再摞一层木块,也凿上豁口,\"这样一层咬着一层,力就能慢慢散出去了!\"
这次他再推梁木,木块晃了晃,没滚也没断。
\"成了!\"旁边歇着的工匠们都围过来,拍着手喊。
鲁班却没笑,他盯着那叠木块看了半天,拿起凿子又在上面加了几个小凸起:\"还得再咬住点,万一刮风下雨呢?\"
太阳落山时,地上已经堆了十几个改良过的木件。鲁班拿起最上面的,往动。
\"就叫它'斗拱'吧。\"他擦了把汗,脸上笑开了花,\"底下的方块像斗,上面的长条像拱,凑一块儿正好。\"
青林看着那堆斗拱,突然觉得手里的粗瓷碗有点烫。他以前逛故宫,总觉得那些房檐下的木疙瘩不好看,现在才知道,每一个疙瘩里都藏着这么多琢磨。
架起第一座梁
斗拱做出来了,可没人敢真往房梁上安。那个戴草帽的工匠直摆手:\"班爷,这玩意儿看着花哨,能顶用吗?上次塌梁,差点把我砸死。\"
鲁班没说话,拉着青林去后山砍了棵小树,截成段当柱子,又找了几根细木条当梁,在空地上搭了个小架子。他把斗拱安在柱顶,再搭上横梁,然后叫了两个壮汉站上去蹦。
\"使劲蹦!别怕塌!\"鲁班喊。
俩壮汉哆哆嗦嗦地站上去,刚蹦了两下,就听见\"咯吱\"响。青林心提到了嗓子眼,可那小架子晃了晃,愣是没塌。
\"成了!\"工匠们都欢呼起来。
第二天一早,鲁班带着人往那根总塌的柱子上安斗拱。青林蹲在旁边看,发现他特意把斗拱往歪了点安,不是正正好好对着梁,而是稍微偏了点角度。
\"为啥不摆正啊?\"青林问。
\"傻小子。\"鲁班敲了敲他的脑袋,\"梁要往左边推,斗拱就得往右边偏点,才能接住这股劲。就像你推我,我得往旁边躲着点使劲,才能接住,直挺挺地接,非被你推趴下不可。\"
安到第三层斗拱时,出了点岔子。上面的拱条太长,卡不进凿?\"
鲁班围着那拱条转了两圈,拿起锯子\"咔嚓\"锯掉一小截,又在头上凿了个小勾:\"不用拆,加个小勾,勾住旁边的斗,还能借点力。\"
这法子果然管用,小勾一挂上,拱条稳稳当当的。
晌午吃饭时,青林啃着粗粮饼子,看见鲁班还在柱子旁边转悠,用手指量来量去。他走过去,听见鲁班嘴里念念有词:\"左边高了半指,右边低了点,得再调调。\"
\"差半指也没事吧?\"青林觉得他太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