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龙袍下(2 / 2)

第七日深夜,开封城突然发生地震。

赵匡胤带着青林冲进大庆殿,只见龙椅上的“天枢”正发出刺目的蓝光,与夜空中的猎户座形成连线。“时候到了。”赵匡胤将玉圭塞进青林手中,“这是回家的坐标。朕用了二十年建立大宋的秩序,也算没辜负‘天枢’的指引。”

青林的神经接驳器突然接收到一段信息流:那是“天枢”的日志,记录着外星文明的观测目的——他们在寻找能建立跨星际秩序的智慧生命,而赵匡胤通过了考验。

日志的最后写道:“碳基文明的终极智慧,不是征服,是平衡。”

“陛下为何不随我一起走?”青林握紧玉圭,发现它的温度正在升高。

赵匡胤望向宫外的万家灯火,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朕的家就在这里。”

他的身影在蓝光中渐渐变得透明,“告诉未来的人,朕不是什么天命所归,只是个想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的军人。

这龙袍下的秘密,终究是为了天下太平。”

能量场包裹青林时,他最后看到的是赵匡胤整理龙袍的背影。

龙椅上的“天枢”突然化作星尘,融入夜空,而大庆殿的梁柱上,那些原本模糊的刻痕突然清晰——竟是用甲骨文写就的“和平”二字。

再次睁眼,青林躺在宋陵的修复舱里。同事们围在旁边,手里举着那枚完整的玉圭:“你总算醒了!玉圭在你昏迷时与地宫的石壁产生共振,我们发现了这个!”

屏幕上,石壁的凿痕在玉圭的激活下显形,组成了完整的“天枢”操作手册,而手册的最后一页,贴着一张用星尘绘制的画像——赵匡胤身着便服,站在陈桥驿的军帐前,身后是冉冉升起的朝阳。

画像下方写着一行小字:“建隆元年,与青林论道于大庆殿,知宇宙如棋局,帝王如棋手,落子无悔,只为苍生。”

三个月后,青林主导的“宋太祖计划”获得了星际联盟的批准。

该计划利用“天枢”的平衡原理,在银河系的三大文明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外交秩序。

启动仪式上,青林展示了玉圭的全息投影,当星图与大宋疆域图重叠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青林站在台上,望着屏幕上赵匡胤的画像,突然理解了“杯酒释兵权”的真正智慧。

那不是权谋,是对平衡的深刻洞察——就像他建立的文官制度制约武将,就像“天枢”的星图平衡着宇宙的秩序。

所谓伟大,不是征服多少星辰,是让每个星辰都能按自己的轨迹发光。

远处的观测台上,最新式的星际望远镜正对准猎户座,镜头里的星云正在缓慢旋转,像极了赵匡胤手中那枚玉圭上的纹路。

这或许就是最动人的科幻:千年前的帝王,用他的平衡之道,为千年后的宇宙秩序,写下了最初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