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160章 汨罗坐标

第160章 汨罗坐标(1 / 2)

粒子对撞机的嗡鸣还在耳膜震荡时,青林已经闻到了潮湿的水汽。

他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趴在一片泥泞里。深蓝色的工装裤沾满了褐色的淤泥,裤脚还在往下滴着浑浊的水——这不是实验室的无菌环境该有的东西。更诡异的是天空,铅灰色的云层低得像是要压进水里,空气里弥漫着芦苇和腐殖质混合的腥气,完全没有城市里的汽车尾气味。

“警告:时空锚点偏移0.7光年,三维坐标锁定失败,检测到未知生物电波……”

枕叶的神经接口突然刺疼,青林按住太阳穴,视线逐渐清晰。他正处在一片广阔的水域边缘,岸边丛生的芦苇高过头顶,叶片边缘锋利如刀,划得他裸露的小臂火辣辣地疼。不远处的水面上漂着几叶窄窄的木舟,舟上的人穿着宽大的衣袍,衣料是粗糙的麻布,颜色是近乎发黑的靛蓝。

这不是他熟悉的任何时代。

三天前,他作为“超弦时空理论”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亲手按下了粒子对撞机的启动键。理论上,他们能打开一个微观虫洞,将加密信息传输到公元2%……”

公元前278年?

青林的心脏骤然缩紧。这个年份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撬开了记忆深处的历史课本——这是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的年份,也是……屈原投江的年份。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芦苇丛深处传来,青林下意识地蜷缩身体,躲到一簇粗壮的芦苇后面。三个穿着皮甲的士兵举着青铜剑跑过,甲片碰撞的脆响惊飞了水面上的水鸟。他们的发髻绾在头顶,用一根木簪固定,脸上带着肃杀之气,嘴里喊着他听不懂的方言,但“楚”“秦”这两个音节却清晰可辨。

“时空信标能量剩余17%,建议立即寻找遮蔽物。”神经接口的机械音带着电流杂音,“检测到高强度情绪波动源,距离东北方向300米。”

青林拨开芦苇,朝着东北方向潜行。脚下的泥地越来越软,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只脚,工装靴的鞋底很快被淤泥糊满。走了大约百十米,芦苇丛突然稀疏起来,露出一片小小的沙洲。

沙洲中央坐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宽大的白色长袍,衣摆拖在泥里,沾满了污渍。他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用一根红色的丝带松松地系着,手里握着一根竹杖,杖头已经被摩挲得光滑发亮。他正望着滔滔江水,背影佝偻,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绝。

当青林靠近时,那人缓缓转过身。

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额头和眼角刻着深刻的皱纹,下巴上长着稀疏的胡须,已经有些花白。但他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两簇燃烧的火焰,正直直地盯着青林,带着审视,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尔乃何人?着此奇装异服,莫非是秦之细作?”

那人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带着奇异的韵律,像是吟诵着什么诗句。青林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听懂——神经接口的实时翻译功能在默默运作,将古老的楚地方言转换成了现代汉语。

“我不是细作。”青林举起双手,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没有威胁,“我是……来自很远的地方。”

那人挑了挑眉,竹杖在泥地上轻轻一点:“远到何处?齐、赵、燕、魏?老夫周游列国,未曾见过你这般衣饰。”他的目光落在青林的工装裤上,“此布坚韧异常,非麻非丝,倒像是鲛绡,却又更胜一筹。”

青林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化纤工装在这个时代有多突兀。他看向那人手里的竹杖,突然注意到杖身上刻着细密的纹路,凑近了才发现是某种文字——不是他认识的简体字,而是更古老的篆书,笔画曲折如蛇。

“老先生是……”

“世人称我屈原。”那人淡淡一笑,笑容里带着苦涩,“不过是楚国一个无用的三闾大夫罢了。”

青林的呼吸猛地停滞。

真的是他。那个写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人,那个在历史长河里投江明志的爱国者。他下意识地看向江面,浑浊的江水翻涌着,像是藏着无数冤魂。再过不久,眼前这个人就会纵身跃入这片水域。

“先生可知,郢都已破?”青林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知道这个问题很残忍,但他忍不住想确认,历史是否真的无法改变。

屈原的眼神骤然黯淡下去,握着竹杖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昨日闻报,秦将白起已入郢都。先王之庙,宗室之陵,皆遭焚毁……”他低下头,声音哽咽,“老夫这把骨头,留着还有何用?”

青林看着他颤抖的肩膀,突然想起项目组的历史顾问说过的话:“时空穿越者最大的禁忌,是试图改变历史节点。任何微小的干预,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未来时空崩塌。”

可眼前不是冰冷的历史记录,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先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青林脱口而出。这句话在他脑海里盘旋了无数次,此刻终于找到了出口,“您的国家或许会暂时沦陷,但您的文字,您的精神,会永远留在楚人的血脉里。”

屈原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凄厉,在江面上回荡,“好一个亡秦必楚!可老夫看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目光落在青林手腕的时空信标上,蓝色的光芒在灰暗的天光下格外显眼:“你这腕间之物,倒像是天上的星辰。”

青林下意识地遮住信标:“只是个……护身符。”

“护身符?”屈原摇了摇头,“若天有灵,何忍见楚国覆灭?若神有知,何容秦贼肆虐?”他站起身,白色的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老夫今日,便以这血肉之躯,质问苍天!”

青林看着他走向江边的背影,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的理智在尖叫,警告他不能干预,但某种更原始的冲动却在血液里沸腾。他想起自己为什么会投身时空研究——不是为了冷眼旁观历史,而是为了理解文明的延续,为了守护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光芒。

“先生且慢!”青林突然喊道,“您想不想看看未来?看看楚国的后人,是如何记得您的?”

屈原的脚步顿住了。他缓缓转过身,眼神复杂地看着青林:“未来?人死后,魂魄或入黄泉,或化青烟,何来未来可言?”

青林深吸一口气,激活了时空信标。他知道这很冒险,信标的能量已经所剩无几,投影未来影像可能会彻底耗尽能量,让他永远困在这个时代。但他别无选择。

“信标,调取公元2023年,汨罗江端午祭影像资料。”

“能量不足,只能投影30秒。”神经接口冰冷地提示。

银白色的金属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蓝光,一道全息光幕在江面上展开。

光幕里,是热闹非凡的汨罗江。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岸边,五颜六色的旗帜迎风招展。江面上,数十艘龙舟正在竞渡,船上的人穿着统一的红色背心,喊着整齐的号子,鼓声震耳欲聋。岸边有人捧着粽子,抛向水中,孩童们戴着五彩丝线,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个穿着汉服的老者站在祭台中央,高声朗诵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周围的人跟着齐声吟诵,声音洪亮,穿透了时空的阻隔。

屈原呆呆地看着光幕,浑浊的眼睛里渐渐蓄满了泪水。他伸出手,想要触摸那些模糊的人影,指尖却穿过了蓝色的光纹。当他看到龙舟上奋力划桨的健儿,听到那穿越千年的吟诵声时,突然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