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139章 夏墟回响

第139章 夏墟回响(2 / 2)

大禹看向青林,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你叫什么名字?”

“青林。”

“好,青林,”大禹点了点头,“你很聪明。继续守住这里,不能松懈!”

说完,他又转身走向堤坝的另一端,那里也出现了险情。

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夜。青林和其他人一样,在堤坝上奋战了一夜,没有合眼。当第二天清晨,雨势渐渐减弱,天空露出一丝鱼肚白时,所有人都瘫倒在泥地里,累得说不出话来。

堤坝保住了。

大禹站在堤坝顶端,望着渐渐平静下来的河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的头发和衣服全都湿透了,身体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而微微颤抖,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从下游跑来,手里拿着一个陶罐,气喘吁吁地喊道:“共主!共主!涂山来的人,说夫人……夫人让我把这个带给您。”

大禹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转过身,接过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几块已经有些干硬的麦饼,还有一张用兽皮做的简单字条,上面用炭笔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启已会走,勿念,保重。”

青林站在不远处,清楚地看到大禹拿着字条的手在微微颤抖。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默默地将麦饼倒出来,分给身边几个饿得最厉害的年轻人。

“共主,您不尝尝吗?”有人问道。

大禹摇了摇头,将字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然后指着河对岸:“那边的河道还没疏通,我们得抓紧时间。”

说完,他率先走下堤坝,朝着河岸的另一侧走去。他的脚步依旧沉稳,但青林却觉得,那背影里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沉重。

这一刻,青林突然明白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背后的真正含义。那不是一句简单的赞美,而是一个男人用十三年的光阴,用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换来的对天下人的承诺。

他不是神,他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想念妻子和孩子,但他肩上的责任,让他不得不一次次转过身,将个人的情感深埋心底。

接下来的几个月,治水工程进展顺利。在大禹的带领下,人们疏通了九条主要河道,修筑了无数堤坝,洪水渐渐退去,露出了肥沃的土地。各个部落的人开始返回自己的家园,重建村庄,播种庄稼,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青林的探测器始终没有修好,但他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地想离开。

他开始对这个时代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既惊叹于他们的坚韧和勇气,又同情他们的落后和艰辛。他甚至开始思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对这个时代产生什么不可预知的影响。

这天,大禹召集了所有部落的首领,在河边召开了一次大会。他站在一个高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声音洪亮:“兄弟们!十三年了,我们终于把洪水治住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划分九州,建立城邑,让百姓安居乐业!”

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人们互相拥抱,喜极而泣。

大禹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但这还不够。我们要让各个部落团结起来,不再互相争斗;我们要制定规矩,让所有人都遵守;我们要让这片土地,永远不再受洪水的侵害!”

他的话像一颗种子,在所有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青林站在人群中,突然意识到,他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从部落联盟走向中央集权国家的时刻,一个被后世称为“夏朝”的时代,正在大禹的手中慢慢成型。

大会结束后,大禹找到了青林。

“青林,”老人看着他,眼神温和却深邃,“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青林的心猛地一沉,刚想解释,却被大禹拦住了。

“你不用多说,”大禹笑了笑,“你的想法,你的见识,都和我们不一样。但我看得出来,你没有恶意。”

青林沉默了。

“这些天,谢谢你。”大禹继续说道,“你的那个‘三角支撑’的法子,帮我们保住了堤坝。

还有你教给石他们的计数方法,也让我们的工程进展快了很多。”

“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青林低声说。

大禹点了点头,抬头望向天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或许在很远的地方,真的有像你一样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但不管在哪里,人活着,总要有自己的责任。”

他转过头,看着青林:“你的责任,或许不在这里。”

青林的心一动。他知道,大禹说得对。他属于另一个时代,这里的历史不应该被他干扰。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闪过一道蓝白色的光芒,和他穿越过来时看到的光晕一模一样。青林的手腕上,原本已经黑屏的探测器突然亮了起来,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

“看来,你的路在那里。”大禹微笑着说,“去吧。记住,不管到了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共主保重

青林看着大禹,又看了看周围欢呼的人群,看了看这条刚刚被驯服的大河,心中百感交集。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共主保重。”

说完,他转身朝着那道蓝光走去。光芒越来越亮,将他的身影吞没。在他消失的最后一刻,他仿佛看到大禹转过身,朝着涂山的方向望去,那里,有他的家,有他的牵挂,却也是他十三年来,始终未能踏足的地方。

当青林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已经回到了星际勘探队的实验室里。跃迁引擎的警报声还在响着,同事们围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惊喜。

“青林!你没事!太好了!”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刚才突然消失了十分钟,我们还以为……”

青林没有说话,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探测器已经恢复了正常,屏幕上显示着当前的时间和坐标——距离他离开时,只过了十分钟。

但他知道,那不是十分钟。那是一段跨越了四千多年的记忆,一段关于洪水、责任和家国的传奇。

他走到舷窗前,望着窗外璀璨的星河。那些遥远的星辰,或许也承载着像夏朝一样的故事,有着像大禹一样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他打开个人终端,调出了关于夏朝的历史资料。上面依旧写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因缺乏直接文字记载,其历史主要依赖后世文献和考古发现……”

青林微微一笑,在资料的最后,加上了一行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注释:“那里有一条奔腾的河,有一个站在堤坝上的老人,有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真实得如同掌心的温度。”

他知道,这段经历,将永远刻在他的记忆里,像一颗来自远古的星辰,在他的生命中,发出永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