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地收好每月积攒的例钱和出镖分红,除了必要开销,很少乱花。他知道,这些钱是他未来购买更好装备、甚至寻求其他机缘的基础。
在镖局里,他话不多,做事勤快,练功刻苦,渐渐也赢得了不少老镖师和探子手的好感。刘威偶尔会考校他的功夫,对他的进步表示认可。
日子平静而充实,陈强逐渐融入了镖局的生活。但他心中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陵县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依旧涌动。而他与那冥罗教之间,迟早还会有交集。
成为镖局学徒半月后,陈强迎来了第二次走镖任务。这次是趟稍远的镖,护送一批布匹和杂货前往邻郡的府城,路途需三四日,途中要经过一段山高林密的官道。
队伍规模比上次大。总镖头刘威亲自押阵,带了八名镖师,二十名探子手学徒,护卫着十辆大车。陈强依旧负责照看一辆货车,兼做外围警戒。
清晨出发,车队逶迤而行。头两日颇为平静,沿途多是平原村镇,官道平坦。陈强默默观察,学习规矩。镖师们经验老道,何时启程,何时歇脚,在何处打尖住店,皆有定例。探子手们各司其职,探路、守夜、喂马、检查车辆,井然有序。
刘威不时将陈强叫到身边,指点沿途关隘、地势险要之处,讲解些江湖门道。
“瞧见前面那处三岔路口旁的孤零零茶棚没?”刘威马鞭遥指,“这种地方,消息最是灵通,但也鱼龙混杂。歇脚可以,莫要多言,留心耳目。”
“经过前面那片林子,”刘威压低声音,“地势窄,林密,是容易出事的地段。提前就要放出哨探,车队加速通过,切忌拖沓。”
陈强一一记下。他注意到,镖队行进时,总会与前后其他商队保持一定距离,既不远离,也不过近。遇到对面来的队伍,尤其是押运重货的,双方领头镖师会远远抱拳示意,错身时都带着几分警惕。
途中也曾遇到几拨形貌彪悍、携刀带剑的江湖客,或独行,或三五成群。这些人目光扫过镖旗,大多会微微点头,自行避开主道。刘威低声告诉陈强,这些都是跑单帮的,或是某些小帮派的人,一般情况下不愿招惹有字号的镖局,但若露了怯,或货物太扎眼,也保不齐会起心思。
第三天,队伍进入山区。道路沿山腰开凿,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涧,雾气缭绕。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哨探放出更远,车队首尾呼应更紧。刘威下令,所有人兵器出鞘,箭上弦,随时准备应对。
山风穿过林隙,发出呜咽之声。陈强握紧腰刀刀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他能感觉到怀中噬源珠传来一丝极微弱的凉意,这周围的气息似乎比外面更显阴冷潮湿。途中见到几处残留的篝火痕迹和丢弃的破损货箱,暗示着此地并不太平。
所幸,有惊无险。傍晚时分,队伍顺利抵达预定的山中驿站。这是一处由巨石垒成的院落,有高墙望楼,专为过往商旅提供庇护。驿站伙计显然与累仁镖局相熟,热情接待。
安顿好车马,众人围坐大堂吃饭。几杯酒下肚,镖师和老探子手们话多了起来,聊起走镖见过的奇闻异事,遭遇的凶险,以及各地风物。陈强默默听着,从中汲取着宝贵的经验。他听到有镖师提及,近来各地都不太平,有些偏僻村落遭了灾,死状蹊跷,谣传是邪教作祟,但官府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陈强心中一动,想起马胜村的惨案,但并未插话。
第四天午后,车队平安抵达府城。交接货物,结算银钱。返程时货物较轻,主要是些本地特产和银票,行程快了两日。
回到陵县镖局,这趟走镖才算正式结束。陈强分到了二两银子的分红,加上本月例钱,手头宽裕了不少。
这次走镖,他未发一箭,未出一刀,但收获却不小。他亲眼见识了江湖的轮廓,明白了镖局行当的规矩和险恶,对这个世界的力量层次和生存法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武道,不仅仅是好勇斗狠,更是经验、眼力和谨慎的结合。
他更加确定,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仅靠目前这点微末伎俩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强的实力,更需要洞悉隐藏在水面下的暗流。冥罗教,马胜村,还有走镖途中听到的零星传闻,都像是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前路上。
他清点好银钱,小心收好。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