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唐烧烤王 > 第213章 御 膳 深 烟

第213章 御 膳 深 烟(1 / 2)

宫墙内的空气,带着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滞重。那是陈年木料、昂贵香料、消毒药水以及某种无形威压混合而成的气息,吸进肺里,沉甸甸的。引路的太监脚步又轻又快,如同漂移的鬼影,身后跟着的这一队新晋杂役,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只剩下杂沓却克制的脚步声在幽深的宫道间回响。

青石板路被岁月和无数脚步磨得光滑如镜,两侧是高耸的朱红宫墙,墙头覆盖着金黄的琉璃瓦,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依旧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偶尔有穿着不同品级官服或太监服饰的人匆匆走过,目不斜视,仿佛他们这些新来的杂役如同空气。

林枫低垂着头,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精细的刻度尺,丈量着经过的每一道门,每一条岔路,默默与脑海中那幅绢帛地图相互印证。大部分区域都对不上,这很正常,地图指向的是核心机密,而他们此刻行走的,不过是外围的通道。

七拐八绕,走了约莫一刻钟,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复杂的气味——新鲜食材的腥气、各种调料交织的辛香、还有那最为浓郁的、属于无数灶火常年燃烧后留下的烟火气。

御膳房到了。

引路太监在一处巨大的、门口站着两名带刀侍卫的院门前停下,尖着嗓子道:“到了!都给我听好了,这里就是御膳房!进去之后,自有管事太监分派活计!都把皮绷紧点,出了差错,仔细你们的皮!”

院门敞开,一股更加炽热、喧嚣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是一个极其宽敞的院落,比林枫想象的“林氏烧烤”后院大了何止百倍。数排青砖灰瓦的房舍鳞次栉比,无数个小太监和杂役如同工蚁般穿梭忙碌,洗菜的、劈柴的、搬运食材的、照看灶火的……人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火焰的呼啸声、食材下锅的滋啦声……交织成一曲庞大而忙碌的宫廷膳食交响曲。

空气中弥漫的香料气味也更加具体、更加浓烈。除了常见的葱姜蒜、花椒八角,林枫敏锐地捕捉到了几种更为特殊、更为霸道的气息,其中隐隐就有“赤焰椒”和“幽昙籽”的影子,只是被大量的普通香料所掩盖、调和,变得不那么突兀,却依然逃不过他那被特殊锤炼过的嗅觉。

果然在这里!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证实了他的猜测。

他们这一队新人被交给了一个穿着深蓝色管事太监服饰、面色严肃的中年太监。这太监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咱家姓孙,是这里的副总管。你们能被选进来,是你们的造化,也是你们的劫数。宫里规矩大,御膳房的规矩更大!从现在起,你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你,甲字柒号,去柴火房!你,乙字拾叁号,去洗菜房……”

他语速极快,不容置疑地分派着任务。大多数人都被分去了处理食材、搬运柴火等粗重活计。

轮到林枫时,孙太监打量了他几眼:“你,说你会调理炭火?”

林枫连忙躬身:“回孙公公,小的家里祖传的手艺,懂一些。”

“嗯。”孙太监不置可否,“丙字贰号,去‘珍馐阁’听候差遣,主要负责照看几个小灶的火候,帮着处理一些精细食材。记住,多看,多学,少说话!”

“珍馐阁?”林枫心中一动。这名字听起来,就不是处理大锅菜的地方。他连忙应道:“是,谢孙公公!”

一个年纪稍长的小太监走过来,面无表情地示意林枫跟他走。

穿过忙碌的院落,来到一处相对独立、环境也清净许多的跨院。院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正是“珍馐阁”。这里进出的太监和杂役明显少了很多,但个个神色更加专注,动作也更加轻巧。

领路的小太监将林枫交给一个正在小心翼翼看护着一个紫砂锅的老太监:“李公公,孙公公分来个新人,丙字贰号,说是会调理炭火,安排到您这儿听用。”

李公公抬起头,是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亮的脸。他上下打量了林枫一番,没多问,只是指了指墙角一堆码放整齐的银霜炭和几个造型精巧的小炭炉,道:“先去把那几个炉子的火生起来,记住,要文火,不能见明烟,火候要稳,不能忽大忽小。炭要敲得大小均匀,不能有碎末。”

“是。”林枫应下,走到墙角,熟练地拿起火镰和火绒,又拣选了几块银霜炭。这些炭质地极佳,比他以前用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他动作麻利却不显匆忙,敲炭、生火、控温,每一个步骤都恰到好处,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很快,几个小炭炉都燃起了稳定的、几乎看不到烟气的淡蓝色火焰,散发出的热量均匀而持久。

李公公一直在旁边看似随意地照看他的紫砂锅,实则眼角的余光始终关注着林枫的动作。见他手法如此老道精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嗯,手法还行。”李公公不咸不淡地评价了一句,“以后这几个小灶的火就归你照看。还有,那边案子上的几样山珍,去处理一下,记住,要用玉刀,不能沾铁器,否则坏了味道。”

林枫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只见旁边一张白玉案板上,放着几样他十分熟悉的食材——正是他刚才在应征时提到过的几种山珍。这李公公,是在试探他。

他不动声色,走到案板前,拿起那柄温润的白玉短刀。触手冰凉,刀锋却异常锋利。他屏息凝神,手腕稳定,下刀精准而流畅,或切或片或雕,将那些食材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原形,又便于入味,手法之娴熟,甚至超过了一些在御膳房待了多年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