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攻击,更像是一种……自动的、非敌意的“扫描”或者“过滤”!仿佛他的意识“探针”触发了某个无形的、遍布于这片意识空间中的安键网络!
几乎在感受到这股“阻力”的瞬间,傅斯砚体内的“载体”烙印猛地传来一阵极其短暂却清晰的刺痛!如同被某种高频射线瞬间扫描而过!
与此同时,回廊边缘的监测设备突然发出了几声短促而尖锐的警报!屏幕上代表星舟能量场的曲线出现了几个极其微小、但绝不属于背景噪音的峰值波动!
“检测到未知形式的意识场交互!”一名技术人员急促地报告,“来源非星图轴线主体!像是……某种遍布性的防御性或识别性场!”
墨城的目光死死盯着数据流,语速飞快:“记录波动特征!分析其与‘载体’印记的关联性!傅斯砚,报告你的感知!”
“有东西……在扫描我……”傅斯砚强忍着烙印传来的余波,用意念(通过座椅内置的传感器)快速回应,“不是来自轴线……像是一种……自动应答机制……”
他的话音未落,那股“阻力”或者说“扫描波”骤然消失了,来得突然,去得也突兀。星舟能量场的微小波动也同步平息,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系统的一个短暂“喷嚏”。
测试陷入了僵局。他们的“探针”没能触及目标轴线,反而像是撞在了一层无形的、遍布暗礁的过滤网上。
“尝试调整共鸣频率,”墨城立刻下令,“绕过刚才触发反应的频段,向轴线左侧偏移3.7个标准单位,再次尝试接触!”
傅斯砚依言调整。然而,当他的意识“探针”以新的频率再次小心翼翼地向轴线靠拢时,在距离轴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再次被另一股性质类似、但频率略有不同的“阻力”拦下!同样伴随着短暂的烙印刺痛和监测设备的警报!再次调整,再次被阻!
他们仿佛陷入了一个由无数无形暗礁构成的迷宫,每一次尝试靠近核心轴线,都会触发不同的、自动运行的识别或防御机制。这些机制似乎并非针对他们个人,更像是一种预设的、保护核心信息层的通用防火墙。
“测试暂停!”墨城当机立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共鸣强度已达到安全阈值上限。重复触发未知防御机制,风险不可控。”全息界面上,测试被强制终止的标识亮起。
傅斯砚缓缓睁开眼,感到一阵强烈的精神虚脱,额头上布满冷汗。苏晚也脸色苍白,刚才的配合同样消耗了她大量心力。
第一次正式的“破壁”尝试,以触及外围防御暗礁而告终。他们甚至没能真正开始与星舟的核心意识进行对话,就被挡在了一层无形的、高度智能化的屏障之外。
墨城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调取着刚才记录下的所有数据,眉头紧锁。“这些防御场的反应模式和频率特征……数据库中没有完全匹配的记录。它们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复杂和……具有适应性。”
他抬起头,看向略显沮丧的傅斯砚和苏晚,镜片后的目光却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芒:“但这也证明了,星舟并非完全封闭。它存在着一个活跃的、多层级的感知与防御体系。而我们,”他指了指傅斯砚,“你们独特的‘印记’,是触发这些机制的‘钥匙’之一。这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发现。”
初涉暗礁,虽然未能深入,却意外地测绘出了这片危险水域边缘的部分轮廓。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他们知道了荆棘的存在。接下来的挑战,将是如何找到这些防御机制的规律,或者……找到一把能打开所有锁的“万能钥匙”。而这把钥匙,或许就隐藏在他们自身,以及那尚未完全解读的星图碎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