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暗礁(1 / 2)

十二小时的准备时间,在高度专注和巨大压力下,流逝得如同指尖的沙粒。傅斯砚几乎未曾合眼,眼眸中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因为不断涌入的、超越认知边界的信息而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他系统地梳理了研究会关于星舟能量场、信息编码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意识接口的种种假说和模型,并结合自身与芯片、星舟意识碎片的接触体验,在脑海中初步构建了一套极其大胆的、尝试进行“定向意识共鸣”的方案。

苏晚则强忍着精神的疲惫,反复回忆、细化并尝试用研究会的专业术语描述她作为“钥匙”时的各种微妙感知,尤其是那种仿佛能“触碰”到能量背后“意志”的奇特体验。她的描述,为傅斯砚那偏向物理和逻辑的方案,注入了一丝不可或缺的、关乎“意图”和“情感”的灵性维度。

当墨城设定的倒计时归零,他准时(或者说分秒不差)地出现在主控区,单片目镜上流光溢彩,显然已对他们在准备期内的所有操作和数据访问记录了如指掌。

“时间到。”墨城的声音依旧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根据你们浏览记录和初步构建的方案模型,理事会已核准进行第一次‘定向低强度意识共鸣’测试。测试目标:验证Alpha-1星舟是否存在可被特定意识频率激活的、非防御性信息反馈机制。”

他调出了测试规程,条款细致到令人发指,包括意识聚焦的强度范围、共鸣持续时间的上限、能量波动的安全阈值、以及一旦监测到任何超出预定参数的迹象(包括但不限于星舟能量场异常波动、傅\/苏二人生理指标剧烈变化、或出现未授权的信息流入),测试将如何被强制中断的详细流程。“测试将在‘沉思者回廊’进行,环境已准备就绪。”墨城看向他们,目光透过镜片,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最后确认,你们是否清楚测试的所有风险,并自愿参与?”

“清楚。”“自愿。”傅斯砚和苏晚几乎同时回答,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但语气坚定。

没有再多言,两人在墨城和两名身着轻型防护服的技术人员(显然是负责监控和执行紧急制动)的陪同下,再次踏入了那座幽静而神秘的“沉思着回廊”。

回廊内的环境与上次并无二致,穹顶的磷光苔藓缓缓脉动,中央的“黑潭”光滑如镜。但这一次,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的期待感。

按照预定方案,傅斯砚和苏晚在相邻的银色座椅上坐下。座椅再次传来温和的能量扫描。墨城和技术人员则退至回廊边缘的观测区,那里亮起了数台精密监测设备的指示灯。

“测试开始。”墨城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传来,冰冷而遥远。傅斯砚深吸一口气,与苏晚对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像上次那样被动地“感受”星图,而是主动地、极其精细地,开始在脑海中勾勒那幅由七个星舟锚点构成的、指向猎户座的星图模型。他想象自己的意识,不再是一片飘忽的云,而是一根极其纤细、却无比坚韧的“探针”,小心翼翼地、以墨城核准的特定频率和波形,朝着星图中那条蓝色的虚拟轴线“延伸”过去。

同时,他引导着体内那微弱的“载体”烙印,使其产生一种极其内敛的、如同心跳般规律而低沉的共鸣。这不是攻击,不是召唤,更像是一种……礼貌的、带着探究意味的“叩门”。

苏晚在一旁,也努力配合着。她摒弃了所有杂念,集中精神于那种曾经作为“钥匙”时、与能量核心连接的“温暖”和“守护”意念。她无法再激发力量,但她试图将这种纯粹的“意图”,如同无声的和声,融入傅斯砚那更具技术性的意识“探针”之中。

起初,一片死寂。只有回廊内那永恒的静谧,以及监测设备发出的、几不可闻的运行声。

傅斯砚没有气馁,维持着意识的聚焦和共鸣的稳定。他仿佛能“看”到自己的意识“探针”,如同在粘稠的黑暗虚空中缓缓前行,一点点地靠近那条冰冷的蓝色轴线。五秒……十秒……三十秒……

就在傅斯砚感觉精神力的消耗开始加剧,按照规程即将达到第一次安全时限时,异变发生了!

不是来自星图轴线,而是来自他意识“探针”的侧面!一种极其隐晦、如同水底暗流般的“阻力”,毫无征兆地出现,轻轻拂过他的意识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