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到了名侦探柯南世界 > 第409章 笔尖下的求救信号

第409章 笔尖下的求救信号(1 / 2)

一、消失的小说家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毛利侦探事务所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柯南趴在桌上,看着小五郎对着电视里的赛马节目大喊大叫,无奈地叹了口气。小兰端着咖啡走过来,刚放下杯子,事务所的门铃就响了。

“请问,毛利小五郎侦探在吗?”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米白色风衣的年轻女人,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她手里紧紧攥着一本精装书,书脊上印着《侦探左文字系列:暗夜的呢喃》。

“我就是!”小五郎立刻摆出招牌姿势,“小姐有什么委托尽管说,包在我名侦探毛利小五郎身上!”

女人走进来,自我介绍道:“我叫新名香保里,是推理小说家新名任太郎的女儿。”

“新名任太郎?”小兰惊讶地说,“就是写《侦探左文字》的那位大师?我超喜欢他的书!”

新名香保里苦笑了一下:“是的。我这次来,是想委托您调查我父亲的失踪案。”

柯南听到“失踪”两个字,立刻竖起了耳朵。新名任太郎是推理界的传奇人物,他的《侦探左文字系列》在十年前完结后就销声匿迹,直到两个月前,出版社突然宣布系列重启,每周六凌晨零点准时连载新篇,这在书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失踪?”小五郎收起玩笑的神色,“具体说说情况。”

“两个月前,我父母突然不见了。”香保里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们平时喜欢出国旅行,有时候半年不回家,所以我一开始没在意。但上周我回老宅打扫,发现他们的护照还在家里,衣柜里的衣服也没少,这才觉得不对劲。”

她顿了顿,从包里拿出一叠传真纸:“更奇怪的是,父亲的连载小说从没断过。每周六凌晨零点,原稿都会准时传真到出版社。编辑说字迹和文风都和父亲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出异常。”

柯南拿起传真纸,快速浏览着。文字确实流畅老练,左文字侦探在迷雾重重的案件中抽丝剥茧,一如既往地精彩。

“那你为什么觉得父亲失踪了?”小五郎问。

“因为读者的电话。”香保里的眼眶红了,“三天前,出版社接到好几个读者来电,说小说里藏着求救信号。我把前五话反复看了几十遍,发现……”她指着其中几页,“按照《1\/2的顶点》里左文字破解暗号的规则,把每话中加粗的字连起来,是‘快来救救我’。”

柯南心里一动。《1\/2的顶点》是《侦探左文字系列》的经典之作,其中有个着名的暗号规则:将关键文字按页码对半拆分,重组后就是答案。他按照这个规则核对,果然拼出了“快来救救我”四个字。

“还有这个。”香保里又指着七话标题的第一个字,“把它们拆解开,重新组合,能得到‘今所在的地方是’。”

“‘今所在的地方是’……”小五郎摸着下巴,“这明显是求救啊!”

柯南却皱起了眉。如果真是求救,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地址?歹徒如果发现前五话的暗号,不可能允许后几话继续用同样的模式传递信息。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

“我们去出版社看看。”柯南用稚嫩的声音说,“也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小五郎瞪了他一眼:“小孩子懂什么!不过……去出版社看看也好。”

二、出版社的重逢

“朝日出版社”位于市中心的写字楼里,编辑部在十楼。刚走出电梯,就听到一阵熟悉的笑声。柯南抬头,看到工藤夜一和灰原哀站在走廊里,正和一个戴眼镜的编辑说话。

“夜一?灰原?”柯南惊讶地跑过去。

夜一穿着深蓝色的连帽衫,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灰原则抱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我们来投稿。”夜一笑着晃了晃信封,“刚好遇到编辑说新名先生的事,就多留了一会儿。”

灰原补充道:“出版社的人很着急,已经报了警。”

话音刚落,走廊尽头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目暮警官带着高木、千叶警官快步走来。看到小五郎,他愣了一下:“毛利老弟?你怎么也在这?”

“目暮警官!我是受新名小姐委托来调查的!”小五郎得意地说。

目暮看到夜一,无奈地笑了笑:“工藤家的小子,你也在啊。”虽然夜一看起来只是个小学生,但他帮警方破过不少案子,加上工藤优作的面子,目暮对他很是信任,“既然来了,就一起帮忙吧。”

夜一点点头,看向香保里:“新名小姐,能把所有连载原稿给我们看看吗?包括未公开的校样。”

编辑部的会议室里,堆满了《侦探左文字》的相关资料。编辑长佐藤递过来一摞原稿:“这是所有连载的传真件,还有新名先生以前的手稿,你们可以对比一下。”

柯南和夜一、灰原围在桌前,快速翻阅着。夜一的手指停在签名处:“你们看这里。”

原稿末尾的签名是“新名任太郎”,笔锋苍劲有力,但仔细看会发现,“任”字的最后一横总是微微上翘,而新名任太郎以前的手稿中,这一横是平的。

“签名有问题!”小五郎凑过来看,“这不是新名先生的亲笔签名!”

香保里也愣住了:“不可能……我父亲的签名我绝不会认错……”她拿起原稿反复比对,脸色越来越白,“真的……不一样。”

灰原翻开笔记本,里面是她刚才抄录的文字:“还有这里。”她指着其中一段,“左文字侦探说‘真相如同一颗饱满的果实,需要耐心等待它成熟’,但新名先生在访谈里说过,他最讨厌用食物比喻真相,觉得太俗套。”

柯南也发现了疑点:“七话里提到的三种毒药,都是近几年才被管制的新型毒药,新名先生十年前就停止创作,不可能对这些这么了解。”

“难道……原稿是别人代写的?”佐藤编辑脸色发白,“可文风真的太像了……”

夜一拿起传真机记录单:“传真号码显示,原稿来自市区的公共传真机,每次发送时间都是周六零点整,误差不超过十秒。”

“公共传真机?”高木警官说,“这范围可太大了。”

柯南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河,心里渐渐有了头绪。能模仿新名任太郎文风,熟悉他的写作习惯,还能精准控制传真时间的人,只有……

“我想给服部打个电话。”柯南对小兰说,“问问他有没有看过最新的连载。”

小兰不疑有他,把手机递给了他。柯南跑到走廊尽头,拨通了服部平次的电话。

“喂,工藤?”服部的声音带着大阪腔,“怎么突然打电话给我?”

“新名任太郎的连载你看了吗?”柯南压低声音。

“当然看了!”服部兴奋地说,“不过我觉得有点奇怪,里面提到的‘杯户港的灯塔’,十年前早就拆了,新名老先生不可能不知道。”

杯户港?柯南心里一动。

挂了电话,他看到灰原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便签:“刚才编辑提到,新名先生的夫人是中文老师,对发音很敏感。”便签上写着几个字:“任”(rèn)和“认”(rèn),“今”(j)和“金”(j)。

“中文读音?”柯南看着这几个字,忽然想起香保里说的“今所在的地方是”,“‘今’的读音和‘金’一样,‘任’和‘认’也一样……”

他快步跑回会议室,夜一和小五郎正对着签名讨论。

“毛利叔叔,”柯南指着“任”字,“这个字的读音和‘认’相同,对吗?”

“嗯?”小五郎愣了一下,“是啊,怎么了?”

“新名任太郎的‘任’,和‘确认’的‘认’同音。”夜一立刻反应过来,“‘今所在的地方是’……‘今’和‘金’同音,‘金’在日语里有时指代货币,而杯户市的‘杯户’,发音和‘货币’相近!”

灰原翻开地图:“杯户市立大饭店,是当地最有名的建筑,以金色外观闻名。”

“饭店……”柯南看着原稿上的页码,“七话的总页数是24页,第七话的页码是7……2407?”

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激动。

“杯户市立大饭店2407号室!”小五郎猛地站起来,“快通知目暮警官!”

三、2407号室的真相

杯户市立大饭店是一栋金碧辉煌的摩天大楼,在夕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警车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大楼,目暮警官带着警员直奔24楼。

2407号室的门是虚掩着的。警员们做好戒备,猛地推开房门——

房间里没有歹徒,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书桌前,正对着电脑打字。他穿着舒适的家居服,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旁边堆着厚厚的书稿。看到冲进来的警察,老人惊讶地抬起头。

“父亲!”香保里失声喊道。

老人正是新名任太郎。他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香保里……你们怎么来了?”

“你不是被绑架了吗?”香保里冲过去,抓住父亲的胳膊,“那些暗号……”

新名任太郎叹了口气,示意警察们先出去。房间里只剩下他们父女,以及小五郎、柯南、夜一、灰原和目暮警官。

“我没有被绑架。”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那些暗号,是我故意留下的。”

香保里愣住了:“为什么?”

“我想考验你。”新名任太郎看着女儿,眼神里充满了期许,“《侦探左文字》是我一生的心血,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写不动了。我想看看,你有没有能力继承它,让左文字的故事继续下去。”

他拿起桌上的诊断书,递给香保里。上面赫然写着“胰腺癌末期”。

香保里的手开始发抖,眼泪瞬间涌了出来:“爸爸……”

“两个月前,医生告诉我最多还有半年时间。”新名任太郎的声音很平静,“我不想在医院里苟延残喘,就和你妈妈、主治医生商量好,躲到这里完成最后一部小说。为了让考验更真实,我让他们瞒着你,连护照和衣服都故意留在家里。”

他指着电脑屏幕:“每周的连载都是我自己写的,传真到出版社也是我让医生帮忙的。那些暗号,是我根据《1\/2的顶点》设计的,既不会太简单,也不会太难,我知道你一定能解开。”

“你怎么能这么做!”香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对不起,香保里。”新名任太郎握住女儿的手,“这是我生前最后一次任性。你从小就跟着我看推理小说,你的才华远在我之上,只是你自己不知道。左文字不应该随着我消失,他应该活在更多人的心里。”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悠远:“用你的笔,写下世界的温暖和残酷吧。让左文字继续在纸上奔跑,去揭开那些被谎言掩盖的真相,去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人。”

香保里看着父亲布满皱纹的脸,看着他眼中的期盼,忽然明白了这份“任性”背后的深意。她抹了抹眼泪,用力点点头:“我知道了,爸爸。我会的。”

四、笔尖的传承

一周后,新名任太郎在医院安详离世。葬礼上,香保里穿着黑色的丧服,眼神却很坚定。她手里拿着父亲未完成的手稿,那是《二分之一的顶点》的结局。

“我会完成它的。”她对前来吊唁的柯南等人说。

小五郎难得地没有开玩笑,拍了拍她的肩膀:“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夜一递过去一个信封:“这是我和灰原整理的读者反馈,也许对你有帮助。”

香保里打开信封,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读者对左文字的期待和建议。她抬起头,对夜一笑了笑:“谢谢。”

接下来的一个月,香保里把自己关在父亲的书房里,日夜赶稿。她继承了父亲的文风,却又加入了自己的细腻和锐利。左文字侦探在她的笔下,不仅有冷静的头脑,更有了温柔的底色。

不久,《二分之一的顶点》单行本正式出版。首印五十万册在三天内售罄,各大书店排起了长队,媒体争相报道,称其“超越了前作,是推理文学的新高峰”。

柯南和小兰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左文字的剪影站在悬崖边,背后是璀璨的星空。

“我们买一本吧,小兰姐。”柯南说。

回家的路上,小兰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很快就被剧情吸引。柯南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忽然觉得很温暖。

后来经过作者同意《二分之一的顶点》被改编成舞台剧,在东京大剧院首演。香保里作为编剧出席了首映礼。聚光灯下,她穿着优雅的礼服,从容地接受着掌声。

舞台上,左文字侦探破解了最后一个暗号,真相大白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香保里的眼眶湿润了,她仿佛看到父亲坐在观众席里,对着她微笑。

演出结束后,香保里在后台收到了一个花篮,卡片上写着:“恭喜。左文字因你而重生。——工藤夜一、灰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