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 第151章 鸣沙之约与归途风起

第151章 鸣沙之约与归途风起(2 / 2)

“快进城歇歇。”赵将军拉着他往里走,“我给你们备了好酒,还有城里最有名的羊肉泡馍。”

在凉州盘桓了三日,赵将军告诉他们,蝎尾帮的余党已经被肃清,李嵩和哈桑都被押往京城问罪,西域的部落也派了使者来议和,兵库图被妥善保管在军械库,由专人看守。

“守陵人的安抚司也建起来了,”赵将军笑着说,“小石头的那些族人,现在都在城里种着田,孩子还能去学堂念书,再也不用躲在归墟了。”

小石头的眼睛亮了:“真的?”

“当然。”赵将军摸了摸他的头,“等你回镇上安顿好,要是想回来看看,随时来找我。”

离开凉州时,百姓们又站在街道两旁送行,那个白发老婆婆塞给楚明一大包糖葫芦,笑着说:“路上吃,甜甜蜜蜜的。”

楚昭看着这一切,心里一片温暖。他们奔波了大半年,从归墟到楼兰,从戈壁到沙漠,所求的不就是这样的安稳吗?

往镇上走的路越来越熟悉。官道旁的驿站换了新的掌柜,却依旧热情地给他们端热水;卖杂货的老李头搬去了县城,他的儿子接过铺子,看到楚昭的弯刀,立刻笑着说:“我爹常提起您,说您是条好汉。”

离镇子还有一日路程时,他们在路边的茶棚歇脚。茶棚老板是个跛脚的老兵,看到楚昭的铜骆驼,突然叹了口气:“前阵子有个络腮胡大汉来这儿喝茶,说等个姓楚的小哥,还留下个东西,让我转交。”

楚昭心里一动:“他是不是左脸有块疤?”

“对对!”老板点头,从柜台下拿出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就是他,说您看到这个就明白了。”

打开油布,里面是半块玉佩,上面刻着“守”字,与楚昭父亲留下的“陵”字玉佩正好能拼在一起。玉佩里还夹着张字条,是络腮胡粗犷的字迹:“归墟烽燧暗格里有先祖手记,影子虽解,其源未断,若遇异动,可依手记寻根。”

楚昭握紧半块玉佩,心里突然沉甸甸的。络腮胡是守陵人的后裔,他留下的字条绝非空穴来风。难道影子的源头真的没被彻底切断?

“怎么了?”兰珠察觉到他的异样。

楚昭把字条递给她,沉声道:“看来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心。”

小石头凑过来看了看,突然说:“老道的竹简里提过‘影源’,说它藏在归墟最深的暗河底,与楼兰地宫的晶石是同源,一旦有外力刺激,就可能重新苏醒。”

“外力?”楚明不解地问。

“比如……有人想重新控制影子。”楚昭的目光变得凝重,“蝎尾帮虽然覆灭了,但难保没有漏网之鱼,或者其他觊觎影子力量的人。”

茶棚外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飞过。远处的天际线有些发暗,像是有乌云正在聚集。楚昭抬头望了望,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平静的日子,或许不会太久。

“先回镇上。”兰珠握住他的手,“把事情告诉张大叔和王掌柜,他们见多识广,说不定能有办法。”

楚昭点头,将半块玉佩收好。他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他们都必须面对。归墟的秘密还没完全解开,守陵人的使命或许并未结束,但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只要心里的信念不灭,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退缩。

茶棚老板给他们续上热茶,蒸汽模糊了窗外的景象。楚明趴在桌上,看着铜铃在风里摇晃,突然说:“哥,沙子的歌声还在跟着我们呢。”

楚昭侧耳细听,风声里果然夹杂着细碎的鸣响,像楼兰沙漠的余音,又像归墟暗河的低语。他笑了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的温热顺着喉咙流下去,熨帖了心里的不安。

“走吧,回家。”他站起身,背上包袱,“不管有什么事,等回到镇上再说。”

队伍再次出发,身影渐渐融入西斜的阳光里。官道上的尘土被马蹄扬起,又慢慢落下,像在覆盖旧的足迹,却掩盖不住新的征程。楚昭知道,回中原的路不是终点,只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而那些藏在风沙里的秘密,那些未完的约定,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去实现。

铜铃声在风中回荡,与远处隐约的鸣沙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没有尽头的歌,在通往故乡的路上,轻轻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