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她瞳孔深处掠过一抹猩红杀意。
而那立于屋脊之人见状,轻笑一声,足尖一点,身形如落叶般飘然而下,悄然尾随而去。
明月高悬,清辉洒落人间,整座渝水城仿佛浸在薄纱般的银光里。
但在城西北方三十里外的幽深竹林中,月色之下,竟有铃音断续回响。
前行女子身披粉裳,赤足无履。
每一步落下,脚尖轻触草叶或泥土,腰间银铃便荡出一串空灵之声,而她的身影也随之凌空滑行数丈,轻若无物。
令人惊异的是,纵使穿行于湿泥青苔之间,那一双赤足依旧晶莹洁净,不见丝毫尘污。
竹林深处,婠婠疾驰的身影略显沉重,眉宇间凝着一股肃杀之气。
就在她腾跃之际,笛声再度穿透雨雾,在林间蜿蜒流转。
音波入耳瞬间,她体内真气猛地一滞,奔行之势不由缓了半拍。
“嗖——”
就在这迟滞刹那,一道长达一丈的剑影自身后竹丛暴射而出,寒光凛冽,撕裂空气,直取婠婠后心。
身后风声骤起,婠婠眸光一寒,足尖轻掠地面,身形如燕般在空中旋身而回。
面对疾驰而来的剑影,她腰间两道粉绸倏然飞出,似活物蜿蜒腾空,迅疾迎上那凌厉一击。
“轰!”
本该柔若无骨的绸带此刻却如铁鞭横扫,裹挟着锐不可当之势狠狠撞击剑影。
气劲炸裂,四周竹林剧烈晃动,枝叶摩擦之声连绵不绝,顷刻间淹没了夜中所有细微声响。
待那剑势被阻,婠婠借力后退,身影连滑数丈,最终落定于一根粗如拳竹竿之上。
她抬首刹那,一道人影已悄然立于竹梢之巅。
夜风拂面,来人一身淡青长袍猎猎翻飞,姿态悠然,静观山下流水潺潺,神色安然若素。
高处伫立,半轮明月恰好悬于其侧,清辉洒落,勾勒出她面部起伏有致的线条,仿佛镀上一层薄银,透出不容亵渎的静谧光华。
那一身素净衣饰,加之超然气度,昭示着她的来历。
此人正是大唐顶尖宗门慈航静斋现任圣女——师妃暄。
望着竹顶女子,婠婠冷声道:“疯子,从大唐追到大明,三个月没完没了,你累不累?”
空中之人神情未动,声音平稳自若:“婠婠师姐一日不愿归斋,妃萱便一日追随。”
此言入耳,婠婠冷笑出口:“谁是你师姐?别恶心人。”
师妃暄依旧神色平和:“阴葵派与慈航静斋争斗百年,渊源极深。”
“论年岁,我较师姐晚生一月;论修为,师姐月前重伤之际仍先我三日踏入宗师中期。无论情理,称一声师姐,皆是敬意所在。”
稍顿,她继续道:“如此天资,竟甘心困于阴葵一隅?若肯入我慈航静斋,以才学济世安民,岂非更有意义?”
语气温润,却不显造作,字句之间似发自肺腑,令人不自觉心生好感。
婠婠却是嗤笑一声:“济世?进你们慈航静斋,最后还不是当个棋子,随便嫁出去换联盟?”
师妃暄轻摇头,语气平和:“慈航静斋从不禁止弟子动情,若有真心相许者,门中自会成全,何须以联姻二字污蔑?”
婠婠嘴角扬起一丝讥讽:“别的门派选徒看天资悟性,唯独你们慈航静斋,年年只挑容貌出众之人。这般标准,倒像是勾栏院里挑伶人,哪有半分修道之门的庄严?”
面对这番嘲讽,师妃暄神色未变:“世人多迷于皮囊,美貌若无归处,反成灾祸。我斋收容她们,授以心法正道,正是为了化解劫难。婠婠师姐如此解读,未免太过偏狭。”
婠婠听着,只是冷笑摇头:“不得不说,梵清惠那一套洗脑功夫,确实在你们身上见效得很。一个个心甘情愿被利用,还当是救世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