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接入的瞬间,主控屏亮起一道从未见过的波形。
陈默的手指在钢笔上一顿,笔尖轻抵终端接口。他没有抬头,声音直接穿透指挥舱的静默:“身份确认。”
李维已经调出数据流图谱,虹膜右眼迅速转为琥珀色。他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滑动,一串串参数快速滚动。“是半人马座η……他们用了我们预留的应急握手序列,但没走主通道,是从边缘频段切入的。”
“不是回应邀请。”林小满盯着行为分析界面,“是被动响应——他们的探测阵列捕捉到了木星外侧的假信号,顺着能量轨迹反向追踪,撞上了我们的备用节点。”
陈默点头。“说明他们已经在行动范围内。”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星轨。几秒后,一段解析完成的技术特征报告浮现在所有终端屏幕上。半人马座η的通信协议带有明显的非对称加密结构,与织女星团和深空之眼完全不同,但其底层逻辑仍可映射到地球系统的调度框架中。
“能接进来。”他说,“但必须做桥接。”
林小满立刻开始封装魔法智能调度模块。她的手指在触控屏上划出三层隔离层,将核心运算单元压缩成一个轻量级代理程序。这个程序不提供控制权,只负责翻译指令、同步时序,并把各舰队的操作习惯转化为统一语言。
“就像给不同国家的人配同声传译。”她低声说,“听得懂,但不用交出话筒。”
李维同步打开通用数据桥接端口。他在传输链路上加了三道动态验证机制,确保任何试图篡改协议的行为都会触发自动断连。同时,他将地球旗舰“启明号”的位置设为坐标原点,所有参战单位必须以此为基准校准自身导航系统。
“织女星团已同步。”李维汇报,“深空之眼开启战术共享权限,猎户座δ正在加载桥接模块。”
屏幕中央的星图缓缓旋转,代表各舰队的光点逐一亮起。蓝色标识稳定闪烁,标志着地球主导的联合指挥链路正式建立。
“启动第一阶段任务。”陈默下令,“目标区域:天狼星—参宿七过渡带,执行威慑巡逻。”
舰队开始移动。
五分钟后,编队进入预定轨道。七支来自不同文明的舰群以“启明号”为中心展开扇形阵列,引擎喷流在真空中拉出长短不一的尾迹。能量读数平稳上升,整个编队开始释放高强度电磁信号,模拟大规模作战系统的运行状态。
就在此时,李维的终端发出警报。
“小行星带出现低频脉冲干扰。”他快速调出频谱图,“频率区间在1.7到2.3太赫兹之间,调制方式与暗鸦组织遗留记录匹配度达到91%。”
“试探。”陈默判断,“想看我们有没有真实防御能力。”
“要不要反击?”李维问。
“用最小代价让他们知道后果。”陈默说。
李维敲下指令。一套预设的魔法反制程序被激活,一段经过多重加密的符文震荡波沿着干扰源反向注入。这种震荡不会造成物理破坏,但会扰乱对方电子系统中的信息同步节奏,导致设备短暂失灵。
三秒后,干扰信号中断。
“解决了。”李维说。
“还不够。”陈默看着星图上的空白区域,“他们还会再来。”
他转向林小满:“启动伪装协议。”
林小满输入一串命令。地球舰队外壳表面的纳米涂层开始变化,一层隐形的魔法阵列被悄然激活。这些阵列并不显形,也不发射能量,而是通过微弱的空间扭曲效应,在整支编队外围形成一道难以察觉的护盾网络。
对外广播频道随即切换至公开信道。
“这里是地球科学考察舰队,正在进行跨星域量子共振传输测试。”合成语音平静播报,“请周边文明注意避让实验区域,避免信号干扰。”
李维冷笑一声:“说得像我们在做实验,其实是在布防。”
“没人规定防护罩不能藏在科研项目里。”陈默说。
舰队继续前进。
两小时后,巡逻编队抵达核心威慑区。这片空域曾多次发生掠夺性袭击事件,残骸散布在多个陨石群之间。此刻,七支舰队呈环形展开,引擎全功率运行,能量场叠加形成一片稳定的高密度空间屏障。
“准备火力演示。”陈默说。
目标选定:前方一处废弃陨石带,最大直径约三百米,已被标记为无生命活动区。
“代号‘星环闪光’。”他下达指令,“五支主力舰队同步锁定,使用非致命能量武器进行多维度打击,展示协同精度。”
命令下达后,系统立即检测到异常。
“猎户座δ的武器接口存在毫秒级偏差。”林小满快速查看数据流,“他们的发射时序比标准快0.8毫秒,如果直接参与齐射,会导致能量交汇点偏移至少四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