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正在归档战斗数据,突然眉头一皱。“雷达捕捉到移动目标,三个,正从星云深处接近。”
林小满重新戴上眼镜,调出外部监控画面。屏幕上,三个模糊形态正在高速逼近。它们没有固定形状,像是液态金属与气体的混合体,在真空中自由变形。
“能穿透能量场?”陈默问。
“上一轮冲击里,护盾边缘有两次无预警波动。”李维调出记录,“可能是它们试穿过。”
“准备应对撞击。”陈默下令。
三分钟后,第一个目标撞上护盾。护盾剧烈震荡,数值跌至59%。撞击点没有留下痕迹,但能量反馈显示,有一部分波动穿透了防护层,直接作用于船体材料。
“它们在探测结构弱点。”林小满快速检查防护服系统,“我把反馈回路逆向输出,试试干扰它们。”
她将防护服的能量调节模块接入主炮控制系统,生成一段低频共振波。同时,飞船主炮模拟黑洞吸积盘脉冲,释放出周期性引力扰动。
第二个目标接近时,动作明显迟缓。它在护盾外徘徊了几秒,最终转向退离。
“有用。”李维看到雷达变化,“它们怕这种频率。”
“加大输出。”陈默说。
林小满调整参数,将共振波强度提升30%。第三个目标刚靠近就被迫折返,速度比来时慢了许多。
“只是驱散,不是消灭。”李维提醒,“它们还会回来。”
“不一定。”陈默盯着星轨的分析结果,“它们的行为模式像群体意识网络,刚才的干扰可能让它们误判了我们的威胁等级。”
李维开始加密本次遭遇的全部数据,标记为“首次实战威胁记录”。他顺手将反物质粒子储存舱的阀门微调,确保环境控制系统能在紧急时刻释放微量粒子云。
“刚才那一招,”林小满一边记录参数一边说,“如果下次它们改变频率呢?”
“那就换新的。”陈默回答。
他拔出钢笔,温度比之前更高。生物电消耗过大,太阳穴隐隐作痛。他喝下一支葡萄糖口服液,让星轨维持低功耗链接。
飞船停在星云边缘,引擎处于低功率待机状态。主屏显示,外部空间依旧不稳定,雷达持续扫描,未发现新的高速移动目标。
“暂时安全。”李维说。
陈默没有放松。他让星轨继续分析那三个生物的信号特征,试图找出更多规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系统终于锁定了一个重复出现的频率峰值。
“找到了。”他说,“它们之间有通信频段。”
林小满凑近屏幕,“能干扰吗?”
“可以。”陈默调出声波谐振干扰预案,“下次来,我们先下手。”
李维的手指搭在机械键盘上,虹膜颜色仍未恢复正常。他正在建立自动化响应程序,一旦雷达检测到特定信号模式,立即启动干扰协议。
舱内安静下来。只有仪器运行的声音和偶尔的提示音。外面,暗色星云静静漂浮,紫光边缘微微波动。
突然,雷达警报再次响起。
两个新目标从不同方向逼近,速度比上次更快。陈默抬头看向主屏,手指已经按在控制键上。
林小满的手停在防护服接口处,电流指示灯亮起。
李维的右眼闪过一道琥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