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屏幕上的圆环开始缓慢脉动,一次,两次。
第三次时,一道全新的信号线从中延伸而出,直指地球方向。
陈默的手没有松开钢笔。他盯着那条直线般的光束在屏幕上划出轨迹,像是某种标记被钉入坐标。实验室的空气没变,设备运行平稳,可他的脊背绷紧了。
“它定位了。”李维开口,声音压得很低,“不是回应,是锁定。”
林小满迅速调出信号解析界面,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她原本以为这是对方传递信任的方式,但现在数据显示,那道信号线携带的频段超出了常规通信范围,嵌套着极细微的递归结构。
“这个波形……”她皱眉,“和我们之前拦截到的‘暗鸦’量子窃听程序有相似特征。”
陈默闭眼,意识沉入星轨。魔法精灵立即展开高维投影,将整段信号拆解成十一维度的信息流。几秒后,一组数据浮现:信号路径存在闭环回溯,第四维度出现非自然折叠,符合远程监听反馈模型。
这不是对话。
是在记录。
“他们把我们的反应打包上传了。”陈默睁开眼,“每一次回答,每一段演示,都被压缩成高维信息传回母体。”
林小满倒吸一口气。她重新比对数据库,将当前信号模式与“暗鸦组织”遗留的间谍协议进行交叉分析。匹配度显示为87%。不算完全一致,但足够危险。
“他们在用科技手段做情报采集。”她说,“而且伪装成了文明交流的形式。”
李维已经切换到深层监控模式。他的左眼灰蓝微闪,右眼琥珀色加深,机械键盘自动接入反向追踪模块。他设置了一组隐形探针,准备埋进下一轮信号返回路径中。
“问题不止是信号本身。”他说,“刚才那个认知引擎的交互过程也有异常。”
他调出对话日志。对方连续三次追问“能量守恒局部修正”的实现条件,并试图引导系统描述“个体意识脱离载体”的实验环境配置。
这些内容看似基础物理探讨,实则直指魔法核心机制——精神力具象化与符文锚定原理。
“这不是好奇。”李维冷声说,“是精准挖掘。”
他立刻封锁了魔法智能系统的深层权限,只保留最基础的逻辑应答层。同时注入虚假推导链,让回复听起来合理,但实际偏离真实参数。
“现在它们得到的答案都是假的。”他说,“但我们暴露了太多。”
陈默站在主控台前,指尖微微发颤。生物电消耗过大,但他没去拿葡萄糖液。他知道现在不能分神。
他命令星轨反向模拟对方的提问节奏。结果很快出来:每次提问间隔精确控制在0.98秒,几乎恒定。这种规律性不符合人类思维波动,更像是自动化扫描程序的轮询周期。
“不是个体在问。”陈默说,“是机器在批量采集数据。”
林小满看着屏幕上的圆环脉动,心里有些动摇。那节奏带着某种仪式感,不像是纯粹的工具行为。
“也许他们真的想了解我们?”她低声说,“也许这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
“善意不能成为忽视风险的理由。”李维直接打断,“数据不会骗人。他们一上来就试探我们的技术边界,还专门挑那些涉及意识与能量转化的问题。这叫什么和平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