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
五短一长。
陈默的笔尖在岩面划出最后一道弧线,符阵收束成环。那节奏不再是试探,而是回应。星轨的数据流顺着增幅器涌入神经末梢,将信号解析为权限凭证——系统进入了可操作窗口期。
“九分十二秒。”他开口,声音平稳,“程序逻辑锁死期间,外围节点防御响应延迟。这是唯一的安全窗口。”
林小满的手指搭在项链上,晶体微光流转。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呼吸已调整到与主控符阵同步的频率。李维靠在符阵边缘,机械键盘贴着大腿,义眼左瞳泛起灰蓝,正扫描三百米外的能量波动图谱。
“东南方向,第三象限,发现独立供能节点。”他说,“外壳是双层量子屏蔽材料,内部有自循环冷却系统。不是主控核心,但承担着区域能量调度任务。”
“周振海的习惯。”陈默站起身,将钢笔收回袖口,“主脑藏得深,却总喜欢在周围布几个‘耳朵’。这个节点一旦被激活,就能向核心传递异常警报。”
林小满推了推眼镜:“如果我们现在动手,它会不会在崩溃前发出求救信号?”
“会。”陈默看着她,“但它发不出去。”
他抬起右手,虎口处的金色纹路微微发烫。那是能量晶体与神经接驳的印记,也是星轨与意识连接更深层的证明。“星轨已经锁定了它的数据通道。只要它尝试对外传输,就会触发我们埋下的反向阻断协议。”
李维嘴角一扬:“那就不是突袭,是定点清除。”
“对。”陈默走向平台边缘,“但这次不只是为了切断耳目。我们要检验强化系统的实战稳定性——增幅器、共鸣器、义眼,所有升级后的装备,必须在真实对抗中验证效能。”
三人沉默了一瞬。
这不是演习,也不是调试。这是第一次,在敌方系统尚未完全瘫痪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行动代号?”李维问。
“破壳。”陈默说,“开始。”
林小满立即激活血脉共鸣器。五块晶体同时亮起,释放出低频震荡波,形成一层无形的掩护场。这层场域能扭曲魔法波动的传播轨迹,使他们的行动不会被远程感知捕捉。她的手指在胸前交叉,体内能量缓缓输出,项链上的银光如水波般扩散。
李维则蹲下身,打开机械键盘的侧盖,接入地面符阵的辅助端口。他的义眼切换至高维扫描模式,视野中浮现出节点内部的结构剖面图。冷却管路、能量导流槽、数据中继站……一切细节清晰可见。
“没有隐藏反制程序。”他低声报告,“但它配备了动态护盾系统,能吸收并记录攻击频率。如果用常规方式强攻,第二次打击会被预判。”
“那就不用常规方式。”陈默取出钢笔,笔尖轻点增幅器表面。能量晶体的共振波顺着金属传导,注入魔力流。这一次,魔力不再是单纯的冲击波,而是经过提纯与调制的非线性震荡波。
“星轨生成的波形。”他解释,“基于混沌理论构建,每一次波动都带有随机扰动因子。护盾无法建立守恒模型,也就无法有效吸收。”
林小满抬头:“我可以在你释放震荡波的瞬间,用血脉能量匹配护盾的共振频率,在它最脆弱的节点施加撕裂力。”
“时间差必须控制在0.3秒内。”陈默说。
“我能做到。”
李维合上键盘盖,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Ep脉冲准备就绪,等你们信号。”
陈默不再多言。他向前一步,钢笔尖端刺入空气,一道淡金色的符文在虚空中浮现。随即,震荡波轰然释放。
护盾亮起。
那是一层半透明的球形屏障,表面流动着类似液态金属的光泽。它迅速吸收第一波冲击,数据模块开始分析频率特征。然而就在它即将完成建模的刹那,林小满双手猛然张开,项链爆发出刺目银光。
她的血脉能量精准切入护盾的共振节点,与震荡波形成共振叠加。护盾结构出现细微裂痕,随即在一声闷响中断裂崩解。
“就是现在!”李维按下回车。
Ep脉冲从地下传导,瞬间穿透节点外壳,直击内部维持装置。冷却系统停转,能量导流槽失压,整个节点陷入短暂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