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
滴——滴——
滴——滴——滴——
三短,三长,三短。
陈默的笔尖悬在半空,没有落下。那节奏像是一把钥匙,在意识深处轻轻叩击某道封闭已久的门。星轨的数据流悄然启动,沿着增幅器传导至符阵节点,将每一次敲击转化为波形图谱。空气中浮现出淡蓝色的轨迹线,交错成网,却始终无法拼出完整意义。
“不是攻击信号。”李维盯着键盘屏幕,指尖轻点,“频率稳定,无能量附加,更像是……指令唤醒。”
林小满的手指贴上项链,五块晶体微微震颤,像是回应某种遥远的共鸣。“它和我们之前破解的干扰源不一样,”她说,“没有敌意,但也不该存在。矩阵内部不该有这种独立通信通道。”
陈默闭眼,脑波与星轨同步推进。他调取刚才反制成功后的系统日志,逐帧回溯屏障内外的能量波动。没有任何外部穿透痕迹,也没有程序自检产生的例行脉冲。这信号,是从矩阵核心区域自发生成的。
“它是程序的一部分。”陈默睁开眼,“不是入侵者,是信使。”
李维迅速切换义眼模式,将机械键盘接入主控符阵底层接口。一串串数据开始滚动,他眉头越皱越紧:“防火墙记录显示,过去七分钟内,系统曾三次尝试激活一个被标记为‘休眠’的子模块。每次都被自动拦截,但拦截日志里……多了一行重复代码。”
“什么内容?”林小满问。
“**响应唤醒协议:确认身份合法性**。”
空气凝滞了一瞬。
陈默缓缓抬起右手,钢笔尖端对准地面符阵中心点,注入一道低频魔法电流。星轨立即展开十一维信息映射,将整个矩阵空间的逻辑结构投影于意识之中。那根逆向引力柱依旧矗立深处,周围环绕着层层嵌套的防御环带。而在最内层,隐藏着一个未被标注的节点——形如闭合的齿轮,静静旋转。
“找到了。”他说,“真正的控制中枢不在核心本体,而在这个副程序里。它不参与日常防御,只在极端情况下启动,用来判断谁才是系统的合法掌控者。”
林小满呼吸一紧:“你是说……它在认主?”
“不止。”陈默声音低沉,“它在测试我们是否具备接管权限。刚才的敲击,是它的验证方式。如果我们不理,它会判定为无效接触,触发终极封锁;如果我们强行破解,它就会认定我们是入侵者,启动自毁。”
李维咬牙:“也就是说,我们打也打不得,躲也躲不了?”
“所以得让它相信我们是它等的人。”陈默收回钢笔,盘膝坐下,将增幅器插入导槽。契约印记在虎口处发烫,生物电能缓缓释放,支撑星轨进行深层推演。“星轨,调用高维符文数据库,比对‘唤醒’类启动指令的所有变体。”
数据洪流涌入脑海。无数古老符号在意识中闪现,从苏美尔泥板到量子编码,从梵音咒语到二进制密钥。几分钟后,一组结构浮现——三个短音对应“启”,三个长音代表“承”,再三个短音则是“继”。合起来,正是“开启继承流程”的标准魔法认证序列。
“果然是加密过的权限请求。”林小满低声说,“但它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直接识别身份不行吗?”
“因为它的设计原则就是怀疑一切。”陈默睁开眼,“这不是普通防火墙,而是一个行为学习型防御引擎。它不会依赖预设名单,而是通过观察操作者的反应模式来判断归属。你打得越猛,它防得越狠;你躲得越快,它追得越深。只有当你展现出‘理解它’的能力,它才会松动。”
李维冷笑:“所以周振海留下的最后手段,根本不是杀招,而是一道考题?”
“准确地说,是一场面试。”陈默站起身,走到屏障边缘,手掌贴上光幕。那里仍残留着先前三股波动撞击后的余震纹路。“它记录每一次攻击,分析每一个决策路径,然后生成针对性反制。它不是程序,是镜像。”
林小满忽然想到什么:“就像魔法镜像术?复制施法者的思维轨迹,反过来对付自己?”
“更高级。”陈默点头,“它是数字形态的‘认知孪生体’。你不只是要赢它,还得让它承认你比它更强。”
李维沉默片刻,猛地敲下键盘回车键:“既然它要验证身份,那就给它一个答案。我来重构信号回传,用原始编码格式发送‘已通过验证’响应。”
“不行。”陈默制止,“假的回应会被立刻识破。它需要的是真实交互,不是欺骗。”
“那怎么办?等它再敲一次?”
“不用等。”陈默取出钢笔,笔尖划过岩面,勾勒出一个复杂的非对称符阵,“我们主动接入它的底层运行逻辑,找到它的训练基线。”
李维抬头:“你是想逆向拆解它的学习模型?”
“不只是拆解。”陈默将增幅器插入符阵节点,“我要让它看到一种它从未见过的战术组合——跨维度复合扰动。它靠经验进化,那就让它面对一个超出经验的存在。”
星轨开始高速运算。陈默的意识被拉入虚拟数据空间,眼前展开一条由代码构成的河流,奔涌向前,不断分叉、重组、自我修正。这是智能程序的思维轨迹,每一段都记录着过去的攻防案例。他在其中搜寻源头,终于在一段废弃日志中捕捉到关键词:
【守护者协议v9.7 —— 自适应演化型防御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