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爆炸,而是一种静默的扩散。张建国的身体僵在原地,双眼失焦,视野中浮现出整片星空崩塌的景象:十二环阵列启动,黑洞扩张至覆盖整片天穹,初代魔法师集体步入其中,他们的身影在能量潮中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信息流,被压缩进克莱因瓶结构的奇点之内。没有呐喊,没有悲鸣,只有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肃穆。他们不是逃离毁灭,而是主动将文明的核心编码送入时间褶皱,等待被未来唤醒。
张建国的手缓缓垂下,保温杯落地,茶水泼洒在拓扑阵边缘,瞬间汽化。
“他们把火种藏进了黑洞。”他声音干涩,“不是为了逃,是为了等。”
陈默盯着那组仍在旋转的坐标,脑中推演不停。星轨反馈:跃迁引擎的能量正在攀升,临界点将在七分钟内到达。若无人干预,黑洞将完成自我重构,进入稳定态。但若强行中断,可能引发时空褶皱的连锁坍缩。
林小满站起身,脖颈上的伤口仍在渗血,但她已将最后一丝血脉能量注入项链残核。残核发出微弱的共鸣,与跃迁引擎形成双向锁定。
“我们不能关掉它。”她说,“他们等了上万年。不是为了让我们把它关掉。”
陈默没有回应。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残骸,笔身裂纹密布,墨囊早已干涸。他将笔插入拓扑阵中心,作为能量导引桩。星轨开始逆向调频,不再解析,而是模拟——模拟初代文明的共振频率,模拟跃迁协议的启动序列。
黑洞开始收缩。
不是坍缩,而是折叠。它的表面逐渐平滑,边缘变得锐利,最终化作一个完美的克莱因瓶形态,瓶口与瓶身无缝连接,内部虚空呈现出非欧几何结构。瓶中,一座悬浮祭坛缓缓显现。它由未知材质构成,表面刻满与青铜令牌同源的符文,排列方式却更为古老,每一道刻痕都仿佛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祭坛静止,旋转,等待。
陈默的太阳穴再次突突跳动,生物电濒临枯竭。他从内袋摸出最后一块葡萄糖片,塞入口中,却没有咀嚼。他盯着祭坛,脑中闪过无数推演结果:开启它,可能唤醒文明火种;也可能释放被封印的模因污染。星轨无法给出答案——这不是逻辑问题,是选择。
林小满走到他身边,将项链残核放在他掌心。
“他们留下的不是技术。”她说,“是信任。”
陈默闭上眼,星轨最后一次启动。推演结束,模型归零。他睁开眼,将残核按向钢笔顶端。
笔尖触碰到克莱因瓶表面的刹那,祭坛上的符文同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