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形的边疆(2 / 2)

更令人惊叹的应用,发生在空军(虽然目前只有少数用于观测的热气球)领域。

一个系留热气球缓缓升空,吊篮里除了观测员,还有一台经过特殊减震处理的无线电发报机。当气球升至数百米高空时,观测员的视野豁然开朗。

“虎穴,这里是天眼一号。敌军营寨布局已看清,主要兵力集中在东南角,马厩在西北……坐标如下……”

地面指挥部,参谋人员根据空中传回的信息,迅速在沙盘上更新着敌军部署。这种“上帝视角”带来的信息优势,是任何地面侦察都无法比拟的。

然而,无线电波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的对抗维度——电子战。

镜厅,电子侦听部门。

一名年轻的监听员戴着耳机,眉头紧锁,快速记录着信号特征。“报告,又检测到不明信号源,频段与我们接近,在进行间歇性阻塞干扰,手法很粗糙,但很烦人。”

沈墨站在他身后,面色平静:“能定位吗?”

“大致方向在东南,可能是江南残余势力,或者……郑家的人。他们似乎在模仿我们的通讯方式,但不得要领。”

“记录干扰模式和特征,研究反制措施。”沈墨命令道,“同时,通知通讯部,启动备用频率和加密通讯预案。我们要让对手知道,这片无形的疆域,由我们主宰。”

林枫在得知这些情况后,对沈墨和方以智指示:“电子对抗,将是未来情报和军事斗争的重要战场。我们要走在前面。不仅要能防御,还要能进攻。研究如何监听、破译、甚至伪装和欺骗敌人的无线电通讯。”

无形的电波,如同纤细而坚韧的丝线,正在将联邦的疆域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它极大地提升了行政、军事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优势。但同时,它也开辟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在这条战线上,较量的是技术、是智慧、是对于“信息”这一新领域控制权的争夺。

林枫深知,谁掌握了这片无形的边疆,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联邦的疆界,不再仅仅由山川河流和堡垒防线来定义,更由那弥漫在空中的、承载着信息与意志的电波来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