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二年,春。
天津新港,这座在废墟上拔地而起的全新港口,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清晨。咸湿的海风掠过高耸的吊车、整齐的仓库和延伸入海的坚固堤坝,也吹拂着港口中心那艘巨舰的崭新旗帜——红底之上,交叉的齿轮与麦穗环绕着北斗七星,这是华夏联邦的国徽。
这艘巨舰,便是联邦海军的第一艘主力舰——“启明号”。它已不再是当初那艘试验性的混合动力船,而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蒸汽铁甲舰。
舰长八十五米,宽十二米,排水量约一千二百吨。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水线以上关键部位覆盖的锻造铁甲,虽然厚度有限,但在这个普遍还是木质风帆战舰的时代,已是不折不扣的怪物。舰首和舰尾各装备一门120毫米后装线膛主炮,两侧船舷则分布着八门75毫米副炮。两根高大的烟囱巍然矗立,预示着它将不再完全依赖风力。
林枫站在专为观礼搭建的高台上,身后是联邦军政要员,以及特意邀请来的各国使节与商人代表——有来自澳门的葡萄牙人,来自巴达维亚(雅加达)的荷兰人,甚至还有几位皮肤黝黑、来自南洋群岛的苏丹使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启明号”上,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忌惮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诸位,”林枫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传遍港口,“今天,我们在此见证的,不仅仅是一艘船的下水。它象征着华夏联邦,将坚定不移地走向海洋,用和平与贸易联系世界,也用钢铁与火焰,扞卫我们应有的尊严与利益!”
他没有过多的渲染,简短致辞后,便下达了命令:“启明号,启航!执行‘破浪’首航训练任务!”
“启明号”舰长,原大明水师把总、现联邦海军上校何良傅,身穿笔挺的深蓝色海军礼服,站在舰桥上,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对着传声筒沉声下令:“锅炉加压,解缆!缓速前进!”
“呜——”
低沉而洪亮的汽笛声,第一次从这艘钢铁巨舰上响起,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启明号”庞大的身躯缓缓离开码头,黑色的煤烟从烟囱中滚滚而出,明轮搅动着海水,推动着它驶向港外广阔的渤海。
岸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联邦的官员和民众自豪万分,而各国使节和商人的脸色则更加凝重。他们亲眼看到了联邦在工业和技术上的可怕实力,这艘船的出现,意味着东亚乃至整个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观礼结束后,林枫在海港司令部的会议室里,召开了联邦海军第一次高级别战略会议。
“执政官,‘启明号’的成功,仅仅是个开始。”新任海军司令,由林枫破格提拔的原工械营船舶工程师、现海军中将徐宏祖(借用明代旅行家之名)指着墙上的海图,眼中闪烁着光芒,“根据您的指示和格物院的规划,同级二号舰‘探索号’已铺设龙骨,三号舰‘尊严号’也在计划中。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他的教鞭点向了几个关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