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整合的阵痛(1 / 2)

启明元年,冬。

新生的华夏联邦,如同一个刚刚拼接起来的巨人,虽然拥有了庞大的骨架和强劲的心脏,但血肉与神经的连接处,仍充满了摩擦与疼痛。林枫坐在执政官府邸的书房内,看着各地雪花般飞来的报告,眉头微蹙。统一的进程,远比他预想的更为复杂和艰难。

江南,这片以财富和文化自傲的土地,对来自北方、带着浓重“匠气”和“武夫”风格的联邦政府,充满了抵触情绪。

“执政官,这是苏州刚送来的急报。”陈文渊将一份文件放在林枫桌上,脸色凝重,“士绅煽动织工罢织,抗议《统一税制法案》,声称新税‘苛虐’,断了他们的生计。当地新任的税务官被围困在衙门内,局面僵持。”

林枫接过报告,快速浏览。所谓的“断了生计”,不过是取消了这些士绅利用功名逃避税赋的特权,并将他们过去转嫁给织工的隐性剥削,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工商税。

“背后是谁在主导?”林枫的声音很平静。

“初步查明,是几个与松江府海贸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家族,他们与南边的郑家,似乎也有些不清不楚的联系。”沈墨从阴影中走出,补充道,“他们不仅在抗税,还在暗中串联,试图恢复旧式的‘乡绅自治’,抵制我们派去的流官。”

“郑家……”林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盘踞闽浙沿海、掌控海贸的郑芝龙集团,是联邦南下整合必须面对的一道坎。他暂时无意与这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正面冲突,但对方显然不愿坐视联邦的触角伸向富庶的江南。

“告诉我们在苏州的人,”林枫下令,“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税,必须收。但方法可以灵活,可以派工作组下去,召集织工代表,向他们解释新税法的好处——取消了人头税,降低了关卡厘金,长远看他们的负担是减轻的。同时,揪出背后煽风点火、试图暴力抗法的头目,依法严办,以儆效尤。对于郑家,暂时以监视和威慑为主,不要主动挑衅。”

相较于南方的经济对抗,北方和西部的军事整合则更为直接和血腥。

原大明九边的一些军镇,虽然名义上归附了联邦,但许多将领依旧视军队为私产,对都督府派去的政工干部和整编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暗中克扣军饷,纵兵扰民。

“执政官,大同镇副将王朴,拒不接受我军衔制和参谋部制度,还殴打了我们派去的教导员!”赵胜怒气冲冲地进来汇报,“他手下那帮兵痞,军纪败坏,与土匪无异!若不严惩,其他观望的军头必然效仿!”

林枫眼中寒光一闪。他知道,这些旧军队的顽疾不除,联邦的军事体系就永远存在漏洞和隐患。

“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