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负责部分区域治安的原明军降将,暗中与朝廷军队取得了联系,准备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里应外合。
几名被西山新政断了财路的本地士绅,秘密囤积粮草,准备“犒劳”王师,甚至妄图引导朝廷军队去破坏格物院和兵工厂。
更有人散布谣言,称林枫已在辽东战败身亡,动摇军心民心。
内卫主事沈墨和他领导的“镜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如同最敏锐的猎犬,在黑暗中与这些内部的蠹虫进行着无声却更加凶险的搏杀。一个个潜伏的细作被挖出,一场场即将发生的叛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沈墨以铁腕手段,在西山内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用鲜血扞卫了后方的稳定。
然而,更多的,是令人动容的忠诚与坚守。
工械营的工匠们,在王铁柱副手的组织下,拿起武器,与民兵一起守卫工坊,喊出了“人在工坊在,与机器共存亡”的口号。
格物院的学员和教习们,将珍贵的资料图纸打包隐藏,一些人甚至拆解实验设备,组装出简陋的放电装置和燃烧瓶,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
普通的西山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为前线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烧水做饭。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清楚地知道,是谁让他们吃饱了饭,让孩子读上了书,让生活有了盼头。
当朝廷军队的使者,试图用高官厚禄劝降卢象升时,这位曾经的大明忠臣,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卢某此生,只认伯爷一人。忠臣?卢某如今,是西山之臣,是华夏之臣!”
当有人质疑宣府杨国柱按兵不动的动机时,杨国柱对心腹叹道:“非是杨某不忠,实乃朝廷自毁长城,寒了天下将士之心。观西山上下,军民一心,气象一新,此岂是‘国贼’所能为?这天下……或许真的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
血与火的考验,如同一座熔炉,淬炼着西山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忠诚者更加坚定,动摇者被清除,背叛者付出了代价。当林枫在辽东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终于通过残存的电报线路,艰难地传回西山时,整个防线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所有的牺牲与坚守,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伯爷快回来了!”
“胜利属于西山!”
后方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卢象升和他的将士们,用忠诚和鲜血,为林枫的回师,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这场内部的危机,不仅没有摧毁西山,反而像一次淬火,让它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