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京华惊变(2 / 2)

西山镇,留守的官员和将领齐聚伯府,气氛凝重。陈文渊脸色发白,但强自镇定:“伯爷主力尚在辽东,归途遥远!敌军十万之众,来势汹汹,我们……我们能守住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超过一万五千人,还包括大量预备役!”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考验。一旦西山有失,前方的一切胜利都将失去意义。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诸位不必惊慌!”

众人望去,只见卢象升一身戎装,大步走入厅内。他目光坚定,扫过在场众人:“伯爷将后方托付于我等,正是信任我等能在他凯旋之前,守住这份基业!卢某不才,愿率第二步兵旅,死守西山门户!”

他转身对陈文渊和周文望拱手:“陈总理,周行长,后勤粮秣、城内秩序,就拜托二位了!沈主事,内卫及反间之事,至关重要!”

卢象升的挺身而出,稳定了众人的情绪。这位前明名将的投诚,在此刻显示了其巨大的价值。

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宣府总兵杨国柱,接到了朝廷要求他出兵夹击西山的命令。他手握重兵,驻扎在西山侧翼,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战局。

杨国柱的帅帐内,灯火通明。他看着那道措辞严厉的圣旨,又看着桌上林枫从辽东发来、通报大捷并请他协助稳定后方的亲笔信,眉头紧锁,内心天人交战。

一边是名正言顺的朝廷,是大义名分。

一边是如日中天、对他有提携之恩(西山协助宣府建立军工分坊)、并且刚刚创造了军事奇迹的林枫。

幕僚低声道:“军门,朝廷十万大军,势大啊……且名分在手。林枫虽强,但主力远在辽东,远水难救近火。我们若按兵不动,只怕朝廷秋后算账……”

杨国柱沉默良久,猛地将圣旨拍在桌上,沉声道:“传令下去!我军……按兵不动!严守防区,没有本督将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动!对外宣称,我军正严密监视蒙古动向,无力他顾!”

他最终选择了中立。这既是对林枫实力的忌惮和一份香火情,也是一种乱世之中的观望。他不想将赌注,押在那看似庞大却已腐朽不堪的朝廷战车上。

京华惊变,后院起火。林枫和他的西山势力,迎来了自崛起以来最严峻的生死考验。前方的辉煌胜利,与后方的岌岌可危,形成了无比尖锐的对比。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片即将燃起战火的西山故地,以及那位正在遥远辽东,即将做出反应的靖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