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海陆并举(2 / 2)

报告的最后,顾问团团长写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渔猎之技,亦需掌控。建议后续以弹药供给和部件维修为纽带,逐步加深察哈尔部对我之依赖。”

林枫批准了这个建议。他深知,对草原的经略,急不得,必须像熬鹰一样,既有喂食的恩惠,也有收紧链条的掌控。

**伯府的权衡**

海陆两线的初步成功,让西山的高层们精神振奋,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议事堂内,陈文渊看着两份支出报告,眉头紧锁:“伯爷,海上造船厂、水师学堂,陆上对察哈尔部的军火‘援助’,这两项开支已经超出了年初预算的额外部分,正在消耗我们的战略储备金。长此以往,恐难以为继。”

周文望也补充道:“而且,两条线同时推进,人才和资源都感到吃紧。尤其是熟悉海事和边情的外交、贸易人才,极度匮乏。”

林枫看着沙盘上新标注出的海上航线和北方草原势力范围,沉声道:“你们的担忧,我都明白。但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陆权与海权,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他做出决断:

“第一,资金问题。发行一期‘海防与边贸建设债券’,面向西山内部官员、商人乃至富裕百姓募集,以未来的海关收入和边贸利润作为偿付担保。这既能筹措资金,也能将更多人的利益与我们的扩张绑定。”

“第二,人才问题。格物院立刻增设‘外交与贸易’选修科目。同时,大胆起用有何良傅这样有专长、有意愿投诚的前朝人员,给予信任和权限。我们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第三,战略优先级。现阶段,海上求存,陆上扰敌。海上力量关乎命脉,优先级最高,必须确保原料输入。陆上对察哈尔部的支持,控制在既能牵制皇太极,又不至于让其尾大不掉的程度即可。”

林枫的决策清晰而果断。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同时在大陆和海洋两个棋盘上落子。尽管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消耗,但他坚信,只有海陆并举,西山才能真正突破地理的桎梏,获得争霸天下的战略主动权。

深蓝的波涛与草原的烽烟,共同构成了西山未来命运的宏大背景。而林枫,正稳稳地站在这个巨大舞台的中央,调度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