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五月初五。
“一线天”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西山别院却已投入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建虏主力仍在虎视眈眈,朝廷的三日之限也已过去五日,胡钦差那边毫无动静,但这沉默反而更让人不安。
格物堂密室内,林枫完成了又一次充电。得益于原始发电机持续不断的涓流充电,笔记本电脑的电量终于攀升到了一个让他稍感安心的数值。
总电量:47%。
充足的能源储备,意味着“知微”可以支撑更长时间、更复杂的运算,这是他应对当前困局的最大底气。
他将注意力重新投向那台在瀑布下轰鸣运转的原始发电机。王铁柱的抱怨言犹在耳——功率不足,且严重挤占了其他工坊的水力资源。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要快。
“知微,”林枫下达指令,“基于现有第一代水力发电机运行数据及材料清单,进行结构优化与功率提升推演。重点评估铁芯导磁性、线圈绕制工艺及传动效率的改进方案。生成可执行的升级蓝图。”
【指令已接收。分析运行参数……模拟材料性能……优化电磁回路设计……推演中……】
屏幕上的数据流平稳滚动,这一次,电量消耗的速度明显慢于上次寻找矿脉之时。当详细的优化方案和新的结构图纸呈现时,电量从 47%下降至 44% 。
【推演完成。本次运算消耗:3%。】
3%的消耗,换来了一份清晰的升级路径!
屏幕上清晰地标注了改进要点:将叠片铁芯的钢片进行退火处理以增强导磁性;采用更粗的纯铜导线,减少缠绕层数但增加单层匝数,以降低电阻;重新设计木质齿轮传动比,在不过度增加水轮负荷的前提下,适当提升转子转速……
“铁柱哥!召集人手,按新图纸,升级发电机!”林枫带着新画的图纸找到王铁柱,语气急促而坚定。
王铁柱看着图纸上更为复杂精密的结构,非但没有畏难,眼中反而燃起了工匠特有的挑战欲。“成!这东西要是真能按图造出来,力气肯定能大不少!俺这就去办!”
就在发电机升级工程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林枫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关键领域——火药。
燧发枪和电雷的威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火药的性能。目前的黑火药,虽然经过了颗粒化处理,但威力、燃速和稳定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他知道一条捷径——硝化棉。这是一种用浓硝酸和浓硫酸处理棉花得到的猛烈炸药,也是无烟火药的基础。
“知微,推演基于明末现有化工条件,安全制备硝化棉的可行性方案。重点标注危险环节及替代材料。”
【指令已接收……调用基础有机化学数据库……匹配时代可用原料与器具……生成简易制备流程及安全警示……】
又是一次运算,电量从 44% 降至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