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二月
河面的冰层在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彻底消融,野狐河恢复了奔流,水量甚至因积雪融化而丰沛了不少。河岸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天地间透出一丝生机。
铁匠铺内,林枫正对着铺在木板上的草图凝神思索。售卖宝刀换来的银钱,除了缴税,大部分已被换成粮食、铁料和粗布。生存是第一要务,但他从未放弃那个打破困局的梦想。
\"必须把河边的动力引过来。\"林枫用炭笔在草图上重重画了一条线,\"五十步的距离,用牛皮绳传动损耗太大,我们要铺设地下风管。\"
王铁柱闻言,立即带着狗娃和石头开始挖掘沟渠。初春的土地虽然解冻,但依然坚硬,镐头落下只能刨起小块冻土。三人轮番上阵,汗水很快浸透了单衣。
与此同时,林枫指挥陈文渊和丫丫,用之前烧制陶制滤缸的粘土,赶制一批内径粗大、接口处预留了榫卯结构的陶管。窑火日夜不熄,一批批陶管被烧制出来。
七日后,一条深过冻土层的沟渠从河岸直通铁匠铺后墙。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陶管放入沟底,接口处用混合了麻丝的湿泥仔细密封。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河边那个被水力驱动的巨大皮囊风箱的出风口,另一端则从地下穿入铁匠铺,直接通到了锻炉的进风口下方。
\"最后检查一遍接口。\"林枫亲自跳下沟渠,用手细细抚过每一处接缝,\"漏一丝气,就少一分力。\"
王铁柱会意地点头,又带着两个少年把关键部位的接缝重新加固。待最后一段沟渠被回填夯实,所有人都累得直不起腰,但看着那从河边延伸至铺内的\"隐形动力通道\",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次日清晨,林枫站在河岸边,却没有立即下令放水。他指着水渠入口处,对王铁柱说:\"柱子哥,咱们还得给它加个'缰绳'。\"
\"缰绳?\"王铁柱疑惑地看着空空如也的水渠入口。
\"对。\"林枫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在这里,做一个可以上下活动的厚木闸板。需要时提起来放水,不需要时放下去断水。不然这玩意儿可就不听使唤了。\"
王铁柱一拍脑袋:\"俺明白了!就跟水田里放水的闸口一个道理!这个简单,俺现在就弄!\"
他立即找来厚实的木板,在渠口两侧凿出滑槽,不到一个时辰,一个简陋却结实的木质闸阀便安装完成。闸板顶部还固定了一根长木杆,方便操作。
\"开闸!\"林枫挥手示意。
狗娃和石头在上游用铁锹掘开临时水坝,王铁柱则用力提起木质闸板。积蓄的河水奔涌而下,通过闸口涌入引水渠,猛烈冲击在水轮的叶片上。水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牛皮绳剧烈抖动,仿佛下一刻就要崩断。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嘭\"的一声轻响,牛皮绳猛地绷直!巨大的水轮在河水持续的推动下,顽强地克服了静摩擦,开始缓缓地、继而稳定地旋转起来!
通过牛皮绳的牵引,河边那个巨大的皮囊风箱开始规律地一舒一张。
几乎在同一时刻,铁匠铺内,守在锻炉旁的陈文渊惊喜地看到,炉灶下方的陶管进风口处,一股强劲而稳定的气流\"呼\"地灌入!
炉膛内原本温吞的炭火仿佛被注入了灵魂,火苗瞬间蹿起,颜色从暗红转为橘黄,又迅速变为刺眼的白亮!
\"成了!风来了!\"陈文渊激动地朝门外大喊。
王铁柱闻声冲进铺子,看着那自动鼓风的炉火,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神了!这风比俺拉得更足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