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林致远,”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离骚》那段,‘长太息以掩涕兮’后面是什么来着?我昨晚背了无数遍,一早起来全忘了。”
林致远有些惊讶地看他一眼,随即温和地笑起来:“是‘哀民生之多艰’。我记得老师说过,这段很可能考默写。”
沈景盛赶紧记下,三人一边讨论一边走向考场
与此同时,城东的影视拍摄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许知在李导助理的引导下,穿过略显杂乱却秩序井然的片场。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作人员、架设的机器和散落的道具,一种紧张的创作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许总,这边请,李导正在看回放。”助理恭敬地引着她来到一个搭着遮阳棚的区域。
李导是个留着络腮胡、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一见许知过来,立刻笑着起身相迎:“许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快请坐快请坐!”
“李导您太客气了,是我叨扰了才对。”许知笑着坐下,目光好奇地扫过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画面,“这就是刚才拍的吗?”
“对,刚刚一条过,效果很不错。”李导示意播放员,“您看看原片,感受一下。”
画面中是一位资深老演员的特写,镜头捕捉着他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肌肉颤动和眼中复杂的情绪,没有台词,却将内心的挣扎与决绝表达得淋漓尽致。
许知看得入了神,不禁轻声感叹:“不愧是老戏骨,这演技真是……润物细无声,太有感染力了。”
李导赞同地点点头:“是啊,跟这样的演员合作是导演的福气。”正说着,他目光瞥见不远处正在候场的一个年轻身影,立刻扬声道:“周屿!过来一下!”
一个穿着戏里服装的年轻演员闻声快步走来。
他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身姿挺拔,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却显得清俊异常。他的脸型棱角分明,下颌线清晰利落,鼻梁高挺,眉眼干净清澈,带着一种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独特气质,既有阳光朝气,又不失沉稳。此刻因为带妆,面部轮廓被勾勒得更加深刻。
“李导,您找我?”年轻人走到近前,声音清朗温和。
“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李导笑着拍了拍周屿的肩,“这位是许总,对我们这部戏非常支持。”他又转向许知,“许总,这是我们组的男一号,周屿,年轻人很有灵气,也很努力。”
周屿的目光落在许知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随即立刻微微躬身,态度谦逊有礼:“许总,您好。很荣幸见到您。”他伸出手,动作自然大方。
许知笑着与他握手:“你好。不用这么客气,我就是来片场看看新鲜。”
“常听李导提起您,没想到您这么……”他顿了顿,找了个合适的词,“这么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他的眼神真诚而明亮,给人的印象很好。
“很年轻,很……”
听着一个帅哥这么夸自己,许知心里很是高兴。她打量着周屿,他眼神明亮,笑容真诚,举止得体又充满活力。
这样一个站在光里,眼底有星星的人,后来怎么会自杀呢?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闪过许知的脑海,让她微微一怔。
“刚才看你好像是在候场?拍戏辛苦吧?”许知适当问候一下,掩饰住刚才瞬间的走神。
“能做喜欢的事就不觉得辛苦。”周屿微笑着回答,笑容干净,带着点腼腆,但举止从容得体,“而且能向前辈们学习,机会很难得。”
李导在一旁补充道:“小周很努力,肯钻研,悟性也高。许总您要是有兴趣,等下可以看他拍一条。”
“好啊,”许知欣然应允,“那我可要好好观摩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