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早上,黄玉明要去县里。黄不凡的车给了高小鹰,于是也搭他的便车去县城,在车上还不忘自嘲一句:
“想不到也有今天,我也能当个乘客不要当司机……”
如今的黄玉明正是春风得意,想想5年前,自己被勒令退伍回到家时多么狼狈。
没想到换个赛道,当了大队支书,带着乡亲们搞出了这么大一番事业。
去年更是上任公社书记,在沂溪公社全面铺开茶厂和夜校,口碑还不是一般的好。
这回去县城,既是给领导拜年的礼节,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述职。
黄不凡稍微点拨了几句:“老二,今天在领导们面前,最好尽可能多说茶厂的事,以及沂溪公社农业生产方面的事,夜校的事能不说就别说,免得又要去掩饰。”
黄玉明点点头:“茶厂的事就足够我说半天了,如果加上农业生产的事,去年开始陆续推广的杂优水稻,更要大量的时间啊。”
去年初,县农业局开始在华安县里推广杂优水稻,但效果并不怎么好,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种观望的态度,等别人先去吃螃蟹。
黄玉明原本也不想当出头鸟,但在黄不凡的“怂恿”下,第一个主动和农业局联系,在沂溪公社全境种下了三千多亩杂优水稻,并获得了大丰收。
按照黄玉明的理解,这个事和自己关系并不大,主要就是农业局的人的功劳,拿出来当功绩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黄不凡叹了口气说:“自从总理去世后,难道你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的气氛吗?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沉得住气,不要让外界的因素影响到沂溪的发展。”
黄玉明沉默了一阵,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大哥的建议。
到了县城,黄玉明首先去的是农业局,不管是茶厂还是杂交稻,都由农业局主管,首先去找农业局的领导也是情理之中。
黄不凡却轻松多了,直接来了县委大院,得知闫书记在办公室,提着袋子信步就朝他的办公室走。
敲了敲门,“请进”,闫书记的声音似乎有点低沉。
黄不凡进了办公室,很礼貌地问好:“书记,新年好,我来给你拜年了。”
闫书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站起来和黄不凡握了握手:“不凡来了,拜年就免了,等一下去我家里吃饭。”
落座点上烟,黄不凡也不顾忌什么:“书记,看您的脸色不大对,难道还有什么烦心事吗?”
闫书记摆摆手:“这事还真得谢谢你,要不是年前你提醒我多运铁轨回来,我们华安的这条铁路还真有可能半途而废……”
闫书记没有详细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地区和省里都有了不同的声音,想暂停我们华安的铁路建设。幸好我年前听了你的建议,把铁轨运回来还分发到了沿线,于是才没有下一步动作。
黄不凡叹了口气:“书记,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华安现在还比较落后,似乎看不到铁路带来的好处。但一些年后,大家都会明白我们现在的决定多么正确。”
闫书记还是有点忧心忡忡: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这两天我就会召集铁路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开会,尽可能马上开始铺轨,免得那些人在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