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家吃了饭,饭桌上的高小鹰依旧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恨不得拉着黄不凡继续聊。
但黄不凡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二混子,这件事也急不来,等你从红山地区回来再说,如果真有可能,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够你未来吃几十年了……”
又和高俊人聊了一阵,得知他还是年初五回潭州,黄不凡便对高小鹰说:“我那几天有事走不开,到时候你开我的车送你爹回潭州,顺道去一趟红山地区吧。”
从高家出来,天色已经有点黑了,黄不凡点了支烟,启动车子朝幺叔家去。
幺叔黄耀庭,比黄不凡大了不到十岁,从小,黄不凡就跟在幺叔背后玩着,要不是后来幺叔过继到了街上,两叔侄的关系有可能还要更好。
黄耀庭当年是接班进的供销社,到现在一直还是富桥区供销社的会计,体力活没多少,但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黄耀庭三个孩子里,小儿子今年才19岁,大女儿在沂溪公社当了知青,安排在一个叫李家仑的小学当老师。二女儿去了明高公社那边,据说过得挺不好的。
到了幺叔家里,黄不凡拿了一条烟和两瓶酒,知道幺叔手头紧张,拿点好东西能让他去换点钱。
进了屋,黄耀庭夫妻正在和小儿子黄伟平说什么,看到黄不凡进来,婶娘赶紧起身泡茶,堂弟埋头坐在那里没动,黄耀庭还是那副口气:“吆,老大今天怎么走错了?”
黄不凡嘿嘿笑着,也不和幺叔计较,反倒问了一句:“伟平今天是怎么了,新正年初就垂头丧气的?”
黄伟平这才抬头看着堂哥,嘴巴张了几下却没有说话。
黄不凡打量了一下家里,又问道:“伟燕和伟青都没回家过年么?据我所知,伟燕还是能走开的,就那么一点点远……”
黄耀庭叹了口气说道:“过年是回家了,但这几天吃了饭就往外面跑,据说找了个男朋友,还是外地的呢……”
黄不凡一点也不惊讶,这个堂妹夫他是知道的,常阳地区的人,虽然其貌不扬,和伟燕站在一起确实有点不般配,但好在人家心肠好,对妻子百依百顺,绝对是一门不错的姻缘。
于是开口安慰幺叔:“幺叔,要我说你也不用太操心,伟燕自己是当老师的人,难道还看人不准?那个小伙子我听说过,我看是个不错的人……”
黄耀庭摇了摇头,指着黄伟平说道:“他们三个找对象,我都不会戴有色眼镜看人,可这小子,他姐姐的婚事八字还没一撇,他就找人家要过好几次钱了,气得我不得了……”
黄伟平这才抬头说话:“大哥,我虽然拿了姐夫几块钱,也没有乱用啊,还不是请陈大富那几个人吃了饭……”
陈大富是富桥区供销社陈主任的儿子,和黄伟平基本是一起长大的,黄伟平心眼活络,就想着走这道关系,看能不能直接招工进供销社,也就不用等父亲退休去接班了。
黄不凡清楚供销社将来的发展,一些年后,供销社走了下坡路,黄伟平没几年就失业下岗,过了好几年清苦日子呢。
但这个都不是最重要的,前一世里,幺叔到77年就突然暴病去世,算起来还有一年多点的时间,黄不凡正想着能不能做点什么改变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