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静室的石门缓缓开启,秦龙迈步而出,周身气息圆融内敛,眼神清澈而深邃,几日静修不仅彻底巩固了修为,更让他将秘境之行的收获初步消化,心神愈发沉静。
他首先去往的方向,是宗门炼丹堂。
炼丹堂依旧弥漫着熟悉的药香与地火的气息,往来弟子神色匆匆。秦龙直接找到了相熟的陈执事。
陈执事正在丹房内检查一批新送来的药材,见到秦龙进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温和笑容,放下手中的玉简,道:“回来了?安全回来就好。”他上下打量了秦龙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秘境之中突生变故,震动甚至传到了外界,宗门高层都惊动了。你能平安归来,实属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深邃,仿佛要看清秦龙体内气血的奔流:“看来,你这趟秘境之行,收获远不止‘平安’二字。气息沉凝,灵力浑厚,隐隐有宝光内蕴,比之进入秘境前,根基扎实了不止一筹啊。”
秦龙心中微凛,金丹修士的眼力果然毒辣。他面上保持谦逊,躬身行礼:“托执事洪福,弟子侥幸有些许收获,不敢懈怠。” 随即,他取出几个早已准备好的玉盒,里面盛放的是他在秘境中采集的、部分对自己用处不大,但品相极佳、年份足够的灵药,如几株五十年份的凝血草,一株八十年的灯笼花,以及一些较为罕见的辅药。
“弟子在秘境中偶得这些药材,于弟子目前炼丹之术助益有限,留在手中也是明珠蒙尘,特来兑换成贡献点,也可为堂内略尽绵力。”秦龙说道。
陈执事打开玉盒,仔细查验,眼中赞赏之色更浓。这些灵药品相完好,药力充沛,尤其是采摘手法专业,根须保存完整,显然是行家所为。他满意地点点头,吩咐一旁的执役弟子登记入库,并给秦龙划拨了相应的贡献点。
交割完毕,秦龙并未立刻离去,而是趁机将自己在此次秘境之行中,观察到的一些关于特定灵药在特殊环境下的生长状态、药性细微变化,尤其是几种与龙纹草伴生、对环境要求苛刻的辅药的特性(他隐去了龙纹草本身),以请教的口吻与陈执事分享讨论。
这些第一手的、极其细致的观察,往往是在丹方典籍上难以看到的宝贵经验。陈执事起初只是随意听着,但越听神色越是专注,不时捻须沉思,或提出反问,与秦龙探讨。一番交流下来,陈执事看向秦龙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欣赏,更带上了一丝对待同道的重视。
“实践出真知,古人诚不我欺!”陈执事感叹道,“你能在危机四伏的秘境中,仍不忘留心草木特性,观察入微,举一反三,这份对丹道的专注与悟性,实属难得。假以时日,你在丹道上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得到一位资深三品炼丹师的如此评价,若是寻常外门弟子,恐怕早已欣喜若狂。秦龙却依旧保持平静,躬身道:“执事过誉了,弟子只是偶有所得,还需执事多多指点。”
陈执事看着他宠辱不惊的样子,更是满意。他沉吟片刻,挥手布下一个小范围的隔音禁制,声音压低了几分,语气带着一丝告诫:“秦龙,你如今在外门,风头正盛。小比一鸣惊人,秘境安然归来,收获颇丰……这些,都足以让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宗门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有些势力,对于你这样的后起之秀,未必都抱有善意。你需谨记,谨言慎行,专注自身修行与丹道,提升实力才是根本。在拥有足够的力量之前,过早地卷入某些漩涡,并非明智之举。”
这番话,推心置腹,已是将秦龙视为亲近的后辈来提点。
秦龙心中感动,同时也凛然。他早就料到秘境归来不会太平静,但陈执事如此明确地提醒,说明暗流比他想象的还要汹涌。他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执事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潜心修行,不负执事期望。”
离开炼丹堂,走在宗门熟悉的青石板路上,秦龙明显感觉到,落在他身上的目光与以往截然不同。以往,他虽因小比有了些名气,但更多是好奇与审视。而如今,这些目光中,掺杂了更多复杂的情绪:有对他能从秘境灾变中存活下来的敬佩,有对他可能获得巨大机缘的羡慕甚至炽热,有对他修为精进如此之快的惊疑与嫉妒,更有一些来自角落、带着冰冷审视意味的视线,仿佛毒蛇般,悄然窥探着他的虚实。
果然,陈执事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
平静的日子仅仅过了两天。这日,秦龙正在院中演练《惊龙步》,身形如龙,在方寸之地留下道道残影,忽然心有所感,停了下来。
院门外,不知何时站立着一位身着内门执事服饰的中年人。此人面容看似普通,甚至带着一丝和煦,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开阖之间精光隐现,周身气息渊深似海,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是一位修为至少是结丹期的强者!
“可是秦龙师弟?”中年执事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威严。
“正是弟子。不知执事驾临,有何吩咐?”秦龙心中微沉,面上不动声色,拱手行礼。他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
“我乃内门刑律堂执事,周远。”中年人报上身份,刑律堂三字,让气氛瞬间多了几分肃杀。他目光平静地落在秦龙身上,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神魂,“奉长老之命,特来询问你一些关于百草秘境中,核心区域异变之事。据闻,你最后撤离的区域,距离核心地带不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