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相交甚好(2 / 2)

阿仰自小在乡野长大,何曾见过这般精致的女儿家物什?听白焕棠讲起这些时,眼里总闪着亮晶晶的好奇,时不时追问几句“蔷薇胭脂涂在脸上会香吗”“苏绣真能绣出会飞的蝴蝶吗”,听得入了神。

这日二人休沐,转过长街到了北街的“利器铺”,檐下悬着的铁环被风撞得叮当作响。

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兵器,长刀泛着冷光,短匕嵌着兽骨,弓箭的木柄缠着防滑的丝线。

到了此处,阿仰便也能插上话了,指着一柄窄刃短剑点评:“这剑开刃够薄,适合近身快刺,就是剑柄缠绳松了些,得重新勒紧才趁手。”

二人围着兵器架细细点评,说到一柄镶着绿松石的匕首时,阿仰摩挲着刀柄眼里满是喜欢,却只轻声道:“等下个月领了俸禄,便来把它买回去。”白焕棠当即笑道:“多大点事,姐姐送你便是。”

阿仰却连连摆手,语气坚决:“姐姐已经帮了我太多,住处、衣物都是你费心张罗,这兵器我断不能再要你的。往后我自己能挣钱了,该自己添置的,总得自己来。”

白焕棠见她眼神亮得坦荡,倒也不再强求,只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好,那便等你领了俸禄,咱们再来把它挑回去。”铺外的雪还在下,可二人并肩站在兵器铺的暖光里,一个说得爽朗,一个答得恳切,倒比这寒冬里的炭火更让人觉得心头暖热。

如今虽是寒冬天,白焕棠却早给阿仰许了暖春的约,说等冰雪消融、柳芽抽新,便带她把朝都的景致一一逛遍。

届时要去城西护城河畔的柳荫下,看晚风吹得新抽的柳枝如绿绸拂水,听渔舟唱晚惊起栖鸟。

有时是去城东的望岳楼,点两碟杏仁酪、玫瑰酥这类精致点心,凭栏看远处青山如黛,暮色漫过飞檐翘角,将整座城染成暖融融的橘色。

这一街一巷的烟火里,早已留下了她们无数笑语。

去锦绣阁买胭脂时,白焕棠总执起阿仰的手腕比对着色卡,替她挑一支最衬她肤色的海棠红,说“这颜色涂在你颊上,比春日桃花还鲜妍”。

到利器铺选兵器时,阿仰会细细帮白焕棠验看防身短匕的刃口,用指尖轻刮刃尖试锋利,叮嘱“这匕首要常抹油保养,免得开春回潮生了锈”。

连街边卖糖画的老汉都认得这两位形影不离的姑娘,见了面总笑着扬声问:“今日又要寻哪处新鲜景致?要不要来支凤凰糖画添添喜气?”

杨柳青偶尔从街角经过,撞见二人凑在首饰铺前,白焕棠正拿着一支嵌珠玉簪替阿仰鬓边比划,阿仰则举着一柄缠了彩绳的小巧飞刀给白焕棠细看,二人头挨着头低声说笑,白焕棠鬓边精致的累丝珠钗与阿仰发间素净的木簪相映,一个娇憨如骄阳,一个清朗似朗月,竟生出一种奇异又融洽的暖意来。

他站在巷口看了片刻,不由失笑。

看来这世间的缘分,原是半点不由人操心的,该投契的自会凑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