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在修真界靠美食逆袭 > 第86章 开堂立脉,食修之道初传

第86章 开堂立脉,食修之道初传(2 / 2)

与此同时,在苏雅和石坚的主持下,灵膳堂第一次正式弟子选拔考核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消息传出,不仅吸引了大量外门弟子,甚至一些内门弟子也心动不已,前来报名。考核不仅测试资质,更注重心性、耐心以及对灵植、味道的敏感度。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三十名弟子脱颖而出,成为灵膳堂第一批正式入门弟子。这其中,有原本就擅长灵植培育的,有对厨艺有浓厚兴趣的,也有单纯被张小飞事迹感召、渴望走出一条新路的。

这一日,灵膳堂新建的“传道堂”内,庄严肃穆。张小飞立于上首,虽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澈而深邃,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宗师气度。下方,三十名新弟子身着统一的灵膳堂服饰,神情激动而专注。苏雅、石坚、王师兄等元老位列两侧。

“今日,尔等入我灵膳堂,即为食修一脉传人。”张小飞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食修之道,首重‘调和’。调和五味,亦是调和阴阳,调和身心,调和与天地万物之关系。此道,看似寻常,实则包罗万象,直指大道根本。”

他并未讲述高深法门,而是从最基础的“观气辨性”开始,教导弟子们如何用灵韵感知去观察食材的灵气属性、生机强弱、以及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他随手取来一株普通灵蔬,在其指尖,那灵蔬的灵气流转、属性偏向竟清晰可见,引得弟子们阵阵惊叹。

“识材是基础,火候是关键,而心性才是根本。”张小飞谆谆教导,“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则灵食失其真味,甚至蕴含燥火,反伤其身。唯有心静如水,意念专注,方能引动食材灵性,成就真正灵膳。”

他亲自示范,用最普通的灵米和清泉,以最基础的“心火”慢炖,熬制了一锅“清心米粥”。粥成之时,米香四溢,粥液晶莹,散发着淡淡的安宁道韵。他让每个弟子品尝一口,众人只觉一股温和暖流润泽身心,烦躁顿消,灵台清明,效果竟比许多丹药还好!

“这便是食修的基础,亦是精髓所在。”张小飞微笑道,“从今日起,你们便从这‘观气’与‘熬粥’开始练起。何时能熬出一锅蕴含自身‘静’意的米粥,何时便算真正踏入了食修之门。”

没有高深功法,没有复杂仪式,但这朴实无华的教导,却让所有新弟子感受到了食修之道的博大精深与脚踏实地,心中充满了向往与干劲。

传道授业的同时,蕴灵谷的重建也在赵明的负责下飞速进行。在宗门的大力支持下,新的聚灵阵法布下,灵土被更换,被张小飞以“万花调和意”净化过的区域重新种上了灵植。张小飞甚至亲自出手,将一丝微弱的“造化生机”意境融入谷中灵泉,使得新生的蕴灵谷,灵气浓度和生机竟比中毒前更胜一筹!

灵膳堂,这个新生的堂口,在张小飞的带领下,如同一株汲取了充足养分的树苗,开始焕发出惊人的活力,茁壮成长。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封来自宗门外事堂的信函,被送到了张小飞的手中。信函内容,让张小飞刚刚平复的心境,再起波澜。

信是来自玄天宗的正式公函,措辞客气,但意图明确:玄天宗对青云门“食修”一道颇感兴趣,特邀灵膳堂主张小飞,于三月后,前往玄天宗参加一场“百艺交流法会”,以期共同探讨修行新途。

落款处,除了玄天宗外事长老的印鉴,还有一个娟秀的私人印记——那是柳青青的标记。

张小飞握着信函,目光望向玄天宗的方向,眼神深邃。

玄天宗……柳青青……还有她身上那块神秘的炉鼎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