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宗的公函,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张小飞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他手持信笺,目光落在落款处那个娟秀的私人印记上,柳青青清丽而略带倔强的面容仿佛浮现在眼前。
“百艺交流法会……”张小飞轻声自语。玄天宗乃天南域剑道与阵法大宗,与青云门关系尚可,但往来并不密切。此次突然对“食修”表现出兴趣,并指名道姓邀请他这位新晋堂主,此事绝不简单。尤其是柳青青的私人印记,更让此事蒙上了一层耐人寻味的色彩。
他回想起在横断山脉初遇柳青青时,她腰间那块刻着奇异炉鼎纹路的玉佩。那玉佩散发出的道韵,与他“内鼎”气息隐隐共鸣,绝非玄天宗寻常之物。当时他便觉得此物不凡,可能与某种古老的传承有关。如今玄天宗发出邀请,是否与此玉佩,或者说与柳青青本人有关?
“苏师姐,石师兄,你们怎么看?”张小飞将信函递给身旁的苏雅和石坚。
苏雅仔细阅读后,秀眉微蹙:“玄天宗以剑阵立宗,突然对食修感兴趣,确实蹊跷。不过,‘百艺交流法会’确有其事,以往也曾邀请各派擅长丹、器、符、阵的修士交流切磋,算是正道宗门间的一种惯例。只是此次特意点名邀请你,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石坚挠了挠头,瓮声瓮气道:“管他什么意图!张师弟你现在名声在外,他们想来见识见识你的本事呗!要是敢耍花样,俺的铁拳可不答应!”
张小飞笑了笑,石坚的想法总是这么直接。他沉吟片刻,道:“玄天宗毕竟是名门正派,公然设局的可能性不大。但此事背后定有缘由。柳青青此人……我总觉得她身上有些秘密。或许,这次法会是一个契机,既能交流印证我所学,也能探听一下玄天宗的真实意图,甚至……可能解开那玉佩之谜。”
对于那可能与“内鼎”和食修之源有关的玉佩,张小飞始终心存好奇。若能弄清其来历,或许对他的食修之道有莫大裨益。
“掌门那边,对此事有何指示?”张小飞问道。如此重要的外事活动,需宗门定夺。
苏雅道:“掌门已看过公函,他的意思是,此事利大于弊。玄天宗主动示好,我青云门不宜拒绝,正好可借此机会扬我食修之名,拓宽交流。掌门让你自行决断,若愿往,宗门会为你备齐仪程,并派高手随行护卫。”
张小飞点了点头。掌门考虑周全,既给了自主权,也提供了支持。看来,这一趟,是非去不可了。
“既然如此,那便应下吧。”张小飞做出决定,“回复玄天宗,灵膳堂主张小飞,如期赴约。”
消息传出,灵膳堂内又是一阵议论。新入门的弟子们既感自豪,又为堂主即将远行而有些担忧。张小飞安抚众人,表示此行短则一月,长则两月便回,期间堂内事务由苏雅、石坚和王师兄共同主持,日常修行按部就班即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小飞一边继续调养神魂伤势,一边加紧完善《食修基础纲要》,并亲自指导首批弟子的基础修行。他发现,教学相长,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自己对许多基础理论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一些以往忽略的细节被重新审视和优化,“内鼎”的运转也越发圆融。
同时,他也开始为玄天宗之行做准备。交流法会,顾名思义,重在“交流”与“展示”。他需要准备一些能够代表目前食修最高水准的作品,既要体现“调和”精髓,又要具备足够的震撼力和创新性。
“万灵宴”固然惊艳,但耗时耗力,不适合现场完整制作。他需要构思几道相对独立、却又能体现食修特色的“代表作”。
经过深思熟虑,他选定了三个方向:
其一,是“五行养元糕”的升级版。以五种属性极品灵植精华,结合“万花调和意”,制作成便于携带和品鉴的糕点形态,重点展示五行平衡与生机滋养。
其二,是“清心破障茶”。以清心菇为主料,融入一丝得自“五味调和兰”的宁静道韵,针对修士常见的心魔杂念,有清心明志、辅助破境之效。
其三,则是他新近构思的一道“灵犀一点通”。此膳并非用于提升修为,而是旨在增强修士之间的心神感应与默契!以几种能微弱影响神魂感应的稀有灵植为引,辅以“调和”道韵,尝试制作出一种能临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特殊灵食。此想法大胆而新颖,若能成功,其战略价值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