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尊重:首要原则。
明确宣告别墅区内所有幸存者,无论过往身份、性别、年龄,人格上一律平等。严禁任何形式的欺凌、侮辱、胁迫行为,违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惩处,直至驱逐。这是对张彪时代暴政最直接的否定。
劳动与贡献:强调“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基本理念。
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与工作,杜绝坐享其成的现象。但同时,规则也体现了人性化,明确劳动强度和任务分配将充分考虑个人年龄、身体状况、技能特长等因素,力求人尽其才,各展所长。
管理与分工:为三大核心部门设立管理层。
计划每个部门设正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正组长负责总体统筹和决策,副组长协助管理并分管不同方向。这些职位将通过推荐与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确保领导层具备一定的威信和能力。
民主与集中:设立“居民议事会”。
遇到涉及社区整体的重大事项,如物资分配原则调整、防御策略变更、接纳新成员等,将通过议事会进行讨论。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鼓励居民畅所欲言,最终由管理层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做出决策,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同时保证决策效率。
资源与分配:设立集中食堂,统一烹饪和分配食物。
此举能最大程度减少燃料和食物的浪费,确保公平,也能将妇女从各家各户的炊事中解放出来,投入其他生产劳动。食谱和分配量将根据物资储备情况公开透明地制定。
防卫与义务:明确规定,当别墅区安全受到威胁时,人人皆有守土之责。
根据年龄和体力,分配不同的防卫任务,或直接参与战斗,或负责后勤支援、伤员救助。强调社区安全是每个人的根本利益,不能将他人的牺牲和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
周延铮将他能想到的一个社区良性运转所必需的方方面面都考虑了进去,洋洋洒洒地写满了数页纸张。
这些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他特意注明,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他希望这套初步的规章,能成为云山墅居民重建家园走向新生的基石。
当他把笔放下,揉了揉因长时间书写而酸痛的手腕时,窗外的天色早已漆黑一片。
看了看表,时针已指向晚上八点多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肩膀,望向窗外。
别墅区内的路灯在太阳能供电下发出昏黄的光,照在空无一人的道路上。
与昨天此时被迫宵禁的死寂不同,这是一种规则初建时的宁静,但其中似乎仍残留着一丝过往的阴影。
居民们似乎还未完全从“张彪时代”夜间不得外出的恐惧中走出来,习惯性地将自己禁锢在屋内。
周延铮苦笑着摇了摇头。
物理上的解放容易,心灵上的枷锁却需要更长时间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