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属于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档案上清晰地写着她的职业,骨科医生。
这无疑是极其宝贵的人才,在缺医少药的末世,一位专业的医生,尤其是处理常见跌打损伤的骨科医生,其价值无可估量。
而另一份,则属于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职业栏填的是“酿酒师”。
郑凡看着这份档案,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疑惑。
医生的重要性他理解,但要一个酿酒师有什么用?
难道周哥是想喝酒了?
周延铮看到郑凡疑惑的表情,耐心地解释道:
“别小看酿酒师,他的价值远不止是生产酒精饮料。一个成熟的酿酒师,意味着他掌握发酵、蒸馏等一系列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衍生出很多实用产品。
比如,他能制作出高浓度的食用酒精,这是极其重要的消毒剂和医疗用品基础原料;酒精还是许多药物提取和配置不可或缺的溶剂。”
周延铮压低了声音,“再者,如果我们未来粮食真的有富余,可以让他尝试酿造一些啤酒或白酒。
在‘蚂蚁’的贸易清单上,一瓶品质尚可的高度白酒,价值可能高达五十个甚至更多罐头!这是一个潜在的高价值交换品。”
郑凡恍然大悟,看向那份酿酒师档案的眼神立刻不同了。
确实,对于一个拥有充足粮食储备的据点而言,一个酿酒师简直就是一座潜在的宝藏,无论是满足内部需求还是对外交易,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周延铮将这十份档案单独放在一边,作为接下来一周需要重点观察和接触的对象。
他深知,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紧接着,他没有停歇,又铺开了新的纸张,开始着手编撰云山墅的值班表和新的组织架构。
他仔细研究了所有档案中关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记录,发现云山墅的幸存者群体结构非常“健康”:
男女比例接近1:1,而且几乎没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六岁以下的孩童,几乎清一色都是青壮年劳动力。
这为他进行人员规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充足的选择空间。
他打算仿效养猪场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在云山墅也建立起三个核心职能部门来保障日常运转和未来发展:
安保组,负责巡逻、警戒和防御;技术组,集中现有的技术人才,负责设备维护、未来可能的工具制造和技术攻关;后勤组,负责物资管理、伙食供应、卫生清洁以及未来农业生产的组织。
他准备根据档案记录和个人意愿,初步将人员进行划分,搭建起一个简单却高效的管理框架,为这片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建立起一个初步的框架。
但他深知,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框架,更需要具体可执行的规则来填充。
他借鉴了养猪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有效模式,结合对“蚂蚁”组织严谨作风的观察,以及庄园集体生活中体现出的协作精神,开始为云山墅量身定制一套详细的管理规章。
他以安保、技术、后勤三大部门为骨架,开始填充具体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