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马亮这时开口:“我这边持续监控对手动向。目前五家企业资金流异常,宏远在郊区的临时指挥中心仍有人员进出,但近期没有大规模舆论投放。”
“他们在观察。”陆轩说,“等我们松懈,等我们自满。但我们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他重新站回白板前,在“创新双轨”下方画出两条延伸线。
“技术线,目标是让施工像流水线一样精准可控;管理线,目标是让客户信任变成制度性保障。这两条线,不是为了应对谁,而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走得更远。”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我们守住市场,不是终点,是跳板。别人以为我们赢了,是因为我们扛住了攻击。但他们错了。我们赢,是因为我们没停。”
棚外,阳光斜照进工地,一辆运输车缓缓驶入,车身上印着备用供应商的标识。赵宇抬头看了眼窗外,低声对马亮说:“系统可以接入施工机械数据,实时监控作业状态。如果加上AI预判模块,能提前发现设备异常。”
马亮点头:“情报系统也能优化。现在是被动接收信息,未来可以主动建模,预测对手下一步动作。”
陆轩听见了,没回头,只说了一句:“那就做。”
张涛终于开口:“如果真要推,我建议先选一个项目试点。风险可控,也能积累经验。”
“可以。”陆轩同意,“但试点不是退路,是加速器。我要的是,一个月内看到可复制的模式。不是讨论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时间节点:“三天后,我要看到初步方案。七天内,确定试点项目。所有人,从今天起,切换状态。”
林娜合上笔记本:“任务分工会在两小时内下发。”
李刚站起身:“需要人手随时说。”
赵宇和马亮低头继续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清晰可闻。
陆轩站在白板前,手指轻点“创新双轨”草图,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能扛住断供,能打穿谣言,是因为我们够硬。但现在,光硬不够。我们要快,要新,要让别人连模仿都跟不上。”
他停顿片刻,声音沉稳:“他们以为我们赢了就会守。但我们偏不守。我们赢了,才刚开始。”
棚外,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持续不断。一辆吊车缓缓升起钢梁,对讲机里传来调度指令。林娜起身走向门口,准备安排会议纪要分发。赵宇和马亮仍在低声讨论技术路径,张涛低头翻看客户数据,眉头未展。
陆轩没有动。
他的手指仍停留在白板上,指尖压着“突破”二字的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