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一脚踹出黑道传奇 > 第843章 筹备问题现端倪

第843章 筹备问题现端倪(1 / 2)

主屏幕上的进度条停在38%,赵宇的手指还搭在电源键上,灯光未完全熄灭,作战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他转身走向办公区,脚步未停,声音已在走廊里响起:“技术组现在开个短会,我要看接口文档的实时编辑日志。”

张工的报告在半小时后弹进他的邮箱,标题加了三个感叹号。赵宇点开附件,眉头一沉——q3系统升级进度条从原定的76%滑落至64%,十二个百分点的滞后,像一道裂痕横在原本平稳推进的轨道上。他调出人力调度记录,发现两名骨干工程师的工时记录异常:本应只参与文档输出,实际却连续三天介入接口调试,权限层级被手动提升至核心模块访问。

“谁批的?”赵宇拨通电话,声音不高,却像铁锤砸在桌面。

“是……项目副组长。”对方声音迟疑,“说是为了赶进度,先调通流程再补流程。”

赵宇挂断电话,立即签发《协作权限重申令》,系统弹窗提示“已同步至全组”。他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双线任务监控”几个字,随即停住。这不是第一次因执行偏差导致资源错配,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真正的隐患不在人,而在机制——当战略前置成为常态,执行层便容易将“提前”误解为“全面介入”。

他起身走向技术部,走廊灯光一格格亮起。张工正站在白板前,手指划过几组数据曲线。“系统响应延迟从1.2秒升到1.8秒,再拖一周,全国客服接入时就会出现卡顿。”他抬头,“我们不是不支持国际合作,但不能拿主干系统冒险。”

赵宇沉默片刻,走到白板前写下“文档输出”与“代码调试”两条线,中间画上隔离带。“从今天起,所有非签约前协作,必须在这条线左边完成。右边,一指都不能碰。”

张工点头,却在报告末尾补上一句:“建议建立‘双线任务监控机制’,否则类似问题将反复发生。”赵宇看到这句话时,眼神微动,未作回应,转身离开。

宣传部的会议室里,林娜正播放最新的模拟测试录音。客服人员的声音清晰,但客户反馈却令人不安。

“您好,这里是基于樊星阁服务流程的智能守护系统。”

“啥流程?你们是樊星阁吗?”

“我们是联合服务平台。”

“哦,那跟樊星阁没关系?”

“也不是……但我们用的是他们的标准。”

录音结束,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林娜调出统计数据:63%的试听客户表示“没听懂‘基于’是什么意思”,41%认为“服务方与樊星阁无关”。更严重的是,三分之一的客服在模拟中主动简化话术,甚至有人直接回答“我们就是樊星阁”。

“这不是执行问题,是认知问题。”一名组员低声说,“客户不需要知道流程,他们只想解决问题。”

林娜回放上一章的原始录音样本,对比之下,差距明显。理想中的话术坚定清晰,现实中却因客户追问而被迫妥协。她翻开话术模板,在“首句全称”旁写下“语速放慢,间隔半秒”,又在第二句后追加“立即接通俗解释:‘也就是我们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守护系统’”。

“术语是主权,但主权不能建立在客户困惑之上。”她召集宣传组紧急会议,“从明天起,测试新方案:梯度植入。第一句保留全称,第二句立刻解释,第三句回归服务本身。”

会议临近结束,角落里一名年轻客服低声问:“如果客户直接问‘你们是不是樊星阁’,我们能不能直接说‘是’?”

林娜没回答。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品牌主权与用户体验之间。她说得出口的,是“必须让用户记住樊星阁”,但说不出口的,是“可他们记不住怎么办”。

她合上笔记本,走出会议室,脚步未停。宣传的战场不在口号,而在每一句对话的间隙。她必须找到那条既能守住名字,又不让客户走开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