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入职仪式很简单,没有鲜花掌声,只有一间专门为他设立的独立实验室,以及陆轩亲笔签署的合同。
“我希望在这里,能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李承泽走进实验室的第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首次内部研讨会上,李承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架构,融合了神经网络与图计算的思想,试图突破当前深度学习的瓶颈。可当他在白板上写下公式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
“你们听不懂?”李承泽扫视一圈,眉头微皱。
“不是听不懂……”张涛苦笑,“是太超前了。我们目前的理论储备,跟不上你的节奏。”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李承泽显然没想到,自己带来的方案,反而成了团队理解的障碍。
“这样吧。”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我们先不急着讨论技术细节。张涛,你把刚才那些术语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一遍。”
张涛点点头,拿起马克笔,在另一块白板上开始拆解概念。他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比如将神经网络比作大脑的思维路径,将图计算比作社交网络的关系链。
“简单来说,李博士想做的,是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而不是只是模仿数据。”张涛最后总结道。
李承泽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不错,你抓住了核心。”
“但这还不够。”赵宇插话,“我们需要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才能真正验证这套模型的有效性。”
“那就找一个。”陆轩语气坚定,“我们的业务覆盖多个领域,总有适合的地方。”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共识:以图像识别为核心,结合樊星阁现有的安防系统,进行实战测试。同时,李承泽提出,可以从开源平台上寻找部分相似代码片段作为参考,加速开发进程。
“这是个好主意。”一名年轻研究员兴奋地说,“我之前就看到过类似的结构。”
李承泽闻言,迅速记录下他说的平台名称,并承诺第二天会深入研究。
散会后,陆轩独自留下。他站在白板前,望着那一串复杂的数学符号,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期待。
“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一个项目。”他低声自语,“而是一次真正的变革。”
这一夜,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窗外,星光璀璨,仿佛也在见证这场悄然发生的转折。
而在实验室的一角,那份神秘的匿名推荐信静静搁置着,似在等待更多的秘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