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房?工作室?
他不仅没有因为她之前的拒绝而彻底掐断她的念想,反而……主动为她提供了空间和设备?
“先生还说,”陈铭补充道,语气平稳,“‘云裳坊’的申请,是您个人的事情,他不会干涉。但澜苑可以提供您练习和创作的必要条件。”
个人事情,不予干涉。
提供条件。
这短短两句话,在苏晚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回应她当时关于“独立”和“属于自己”的坚持吗?他划下了一条线——他可以为她的梦想提供土壤,但梦想本身如何生长,他不再强行定义和掌控?
这是一种让步?还是一种更高级的、让她无法逃离的圈养方式?
苏晚心情复杂地看着陈铭递过来的设备清单,上面罗列着从专业绘图板到人台模型、从各种面料小样到齐全的缝纫工具,一应俱全,甚至比她能想到的还要周全。
“为什么?”她忍不住问出声。
陈铭似乎早有准备,微微躬身:“先生只说,他希望小少爷的母亲,能生活得更……充实一些。”
更充实一些。
这个理由,朴实,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让苏晚动容。
他看到了她的挣扎,看到了她在尿布与设计稿之间的平衡,也看到了她对梦想的那份执着。他没有用资本碾压,没有用强权束缚,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迂回、却也似乎更尊重她意愿的方式,为她撑开了一小片可以喘息和耕耘的天空。
澜苑的改变,无声无息,却渗透在每一个角落。
它不再是那个纯粹的、令人窒息的牢笼。坚冰依旧存在,但在那冰层之下,似乎有温暖的潜流在悄然涌动。这里开始有了烟火气,有了除了命令与服从之外的其他情感流动,有了一个母亲为了梦想而亮起的灯火,也有了一个父亲笨拙却逐渐清晰的、关于“家”的模糊轮廓。
苏晚站在那间即将被改造为工作室的、洒满阳光的空房间门口,心中百感交集。
前路依旧未知,陆家的压力、外界的流言并未消失。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座曾经冰冷的堡垒里,她感受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名为“可能”的微光。
而这微光,正悄然改变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