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姐端着温水走了进来,看到苏晚疲惫的神情和桌上的一片狼藉,了然于心。
“苏小姐,别太逼自己了。”王姐将水杯递给她,温和地劝道,“小少爷这个阶段就是这样,一刻也离不开人。您要是信得过我,以后他午睡这段时间,我就在旁边守着,保证他一有动静我就处理,您也能安心做会儿自己的事。平时他醒着玩的时候,您也可以在旁边画,让他能看见您就行,就是……得防着他搞点‘小破坏’。”王姐笑着看了一眼那张被抓皱的设计稿。
苏晚心中一动。是啊,她不一定非要追求大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或许,她需要学会的是“碎片化”创作,是在母亲与设计师这两个身份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不那么完美的平衡。
她感激地对王姐点点头:“谢谢你,王姐。那……就麻烦你了。”
从那天起,苏晚调整了策略。她不再强求长时间的专注,而是学会了利用每一个碎片时间。团团安静玩玩具时,她就在旁边的地毯上铺开画本,随时可以放下笔去回应他;团团午睡时,由王姐在旁看护,她则争分夺秒地进行需要高度专注的电脑排版和细节修改;甚至给团团喂饭、换尿布的间隙,她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构思着下一个设计细节。
她还将团团的一些“小破坏”融入了设计。比如,那张被抓皱的稿子,她后来将错就错,利用褶皱的纹理,设计出了一系列带有独特肌理感的面料小样,效果竟出人意料地别致。团团无意中按在颜料上又印在纸上的小手掌,也被她扫描下来,变成了童装上一组充满童趣的印花图案。
设计稿与尿布,梦想与现实,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它们开始以一种笨拙却充满生命力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这天晚上,陆瑾寒回到澜苑,没有在客厅看到苏晚和团团。他走上楼,推开主卧虚掩的门。
看到的景象让他脚步微顿。
苏晚侧卧在团团的小床旁,一只手轻轻搭在儿子的被子上,似乎刚刚将小家伙哄睡。而她的另一只手臂下,压着几张设计草图,手边还放着一支未来得及盖上的笔。她自己也因为疲惫,歪着头睡着了,呼吸均匀,长睫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柔和的夜灯笼罩着母子二人,空气中弥漫着奶香、纸墨和一丝淡淡的疲惫气息。
设计稿散落在床边,与团团的安抚玩偶、磨牙胶挤在一起。一幅未完成的童装设计图上,依稀能看到一团小小的、属于团团的彩色手印点缀其间。
陆瑾寒沉默地站在门口,目光掠过苏晚熟睡中依旧微蹙的眉心,掠过她手下那些充满灵气的画稿,最后落在儿子恬静的睡颜上。
他的眼神深邃难辨,在那片静谧的温暖与显而易见的挣扎之间,停留了许久。
最终,他什么也没做,只是轻轻带上了房门,将那幅充满矛盾却又奇异和谐的画面,隔绝在门后。
只有走廊尽头书房的监控屏幕上,定格着苏晚趴在床边,一手护着儿子,一手压着设计稿,沉沉睡去的画面。
陆瑾寒端起桌上的酒杯,深红的液体在杯中轻轻晃荡。
他看到了她的努力,她的挣扎,以及她那在尿布与设计稿之间,顽强生长的梦想。
这株萌芽,比他预想的,更要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