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坊”的申请表格像一枚投入心湖的巨石,彻底打破了苏晚内心的平静。填表的过程,远非简单的信息罗列,更像是一次对自我灵魂的深度拷问与梳理。她反复斟酌每一个词句,审视每一幅入选作品集的设计图,常常在书桌前待到深夜。
那本奢华素描本,因为承载了她太多倾注心血的设计,似乎也褪去了几分最初的冰冷,沾染上了温度与情感的印记。
然而,梦想的翅膀刚刚试图展开,便被现实最柔软的牵绊轻轻拉住。
团团正处于精力旺盛、探索欲爆棚的学步期。他对妈妈突然长时间伏案的行为表示了明确的不满和抗议。
“妈妈……抱!”小家伙扶着书桌边缘,踮着脚尖,乌溜溜的大眼睛委屈地看着苏晚,小嘴撇着,随时准备上演“水漫金山”。
苏晚不得不停下画笔,将他抱起来,在怀里轻轻摇晃:“乖,妈妈画完这一点就陪团团玩,好不好?”
可刚把他放下没多久,小家伙的注意力又被桌上五颜六色的画笔和漂亮的图纸吸引。“啊啊!”他兴奋地挥舞着小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一支马克笔,就要往苏晚刚勾勒好的设计草图上涂鸦。
“团团!不行!”苏晚惊呼,连忙抢救下图纸和画笔,心有余悸。那张图上是她修改了无数次才确定的连衣裙腰线设计。
画笔被没收,团团立刻瘪嘴,眼看又要哭。
苏晚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把他带到旁边的游戏垫上,用积木和玩偶吸引他的注意力。可小家伙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参与”妈妈的工作,没玩几分钟,又爬回书桌旁,抱着苏晚的小腿,仰着头,用那双纯净无邪的大眼睛进行“眼神攻势”。
尿布需要换了,辅食时间到了,午睡需要哄了……团团的日常需求,如同精准的闹钟,将苏晚试图沉浸的设计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
她常常刚找到一点灵感,笔尖才在纸上滑过几道流畅的线条,就被团团的哭声或呼唤打断。等处理好一切,重新坐回书桌前,那点微弱的灵感火花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满心的疲惫和无力感。
这天下午,苏晚试图趁着团团午睡,抓紧时间完善作品集的排版。她刚在电脑上调整好一个细节,卧室里就传来了团团醒来的哼唧声。她连忙放下鼠标跑过去,小家伙睡得迷迷糊糊,看到妈妈,张开手臂就要抱。
苏晚抱着他轻声安抚,好不容易将他重新哄得半梦半醒,轻轻放回小床。她蹑手蹑脚地回到书桌前,刚坐下,身后就传来“噗”的一声轻响,伴随着一股微妙的气味。
苏晚:“……”
她认命地叹了口气,再次起身,熟练地给儿子换尿布、清洗。一番折腾下来,团团彻底醒了,精神头十足地要求“起床玩”。
看着在地毯上活力四射、咿咿呀呀探索世界的儿子,又看了看屏幕上只完成了一半的排版和桌上堆积的草图,苏晚揉着发酸的额角,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梦想很美,但现实是,她首先是一个母亲。团团的每一个需求,都优先于她个人的创作欲望。
她拿起一张被团团不小心抓皱的设计稿,试图将它抚平。纸张上的褶皱如同她此刻的心情,充满了无奈与挣扎。难道她的梦想,就要被这日常的琐碎和甜蜜的负担消磨殆尽吗?